每一處破損點旁邊,都附上了修補建議與所需材料,條理清晰,一目瞭然。
他的眼中不禁閃過了震驚與不可置信的光芒,他沒想到,這個看似年輕的少年,竟然真的能夠如此細緻入微地瞭解漳州城的城牆,更沒想到,他竟然已經制定出了一份如此詳盡且可行的修補計劃。
此時此刻,他才相信,眼前的這個少年,是真的在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倭寇作鬥爭,而不是嘴上功夫,也不是來做做樣子。
梁思轍看到了他眼裡的變化,趁熱打鐵道:“楊主簿,我知道您也是赤膽忠心、於家為國之人,前幾日多有冒犯,我初來乍到,對這漳州城不甚熟悉,一時著急,多有得罪,還望您海涵。
如今城內危如累卵,民不聊生,既等不來援軍,短時間內也無法上達天聽,不如楊主簿助我合力解決眼下的困境,再另尋他法如何?”
楊承庵本就是一位忠貞愛國之人,對這片養育了自己的土地有著深厚而又特殊的感情。
往日裡,他也曾為漳州的安危憂心忡忡,但無奈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倭寇肆虐,百姓受苦。如今,既然有了新任縣令梁思轍的挺身而出,又見他禮賢下士,虛心求教,楊承庵心中的那點疙瘩也瞬間煙消雲散了。
他朝著梁思轍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大人,承庵願聽您差遣。”
從他那裡,梁思轍知道了強行徵兵的是綏南軍,也知道了消極抗倭是得到了秦海全的默許,這兩個訊息,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朝野震動的大事。
他立馬寫了信讓阿彌找人快馬加鞭送進京給靜王,又一頭扎進書房和楊承庵商討抗倭之策。
但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下之計,也唯有先修補城牆,以期能抵擋一次海賊來襲,但下一次,怕就沒那麼幸運了。
梁思轍馬不停蹄地安排他帶來的一眾侍衛和府衙內的衙役一起上了城牆修補,但所有的人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人,可整個漳州城圍起來卻能延綿幾百裡。
他也曾想過召集城內百姓一起上工,可一來漳州城內的民眾已經習慣了官府的不作為,對官府的人有些深深的厭惡,輕易不會響應號召。
二來城牆修補迫在眉睫,按照以往時間來推算的話,最短不過月餘,倭賊必會再次上岸,如若再去花時間取得百姓信任,修補城牆恐會來不及。
因而梁思轍領著眾人日以繼夜地在城牆上勞作,還請了砌牆的老石匠專門教了眾人如何修補。
陳婉紅穗二人最開始也想上城牆幫忙,梁思轍堅決不允,這才作罷,她們只能每日在家做好吃食送上城牆,也算是能幫上一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