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方大哥不在家啊?”李正陽搬了個小凳子坐在方大娘的邊上。
“老大去地裡了,說是看看稻子,大孫子也要跟著一塊去玩了。”方大娘給倆個小的一人一顆糖,其他的都收了起來。
“大爺,抽菸。”李正陽發了根菸給方大爺,兩個人坐在院子裡面,有一搭沒一搭的一邊抽菸一邊閒聊。
“大爺,村裡現在光景怎麼樣?最近山貨什麼的多嗎?”李正陽問方大爺。
“哎。” 方大爺先是嘆了口氣,搖搖頭。
現在村裡的日子並不是太好過的,雖說是背靠著玉泉山,偶爾還能有些山貨,但現在是10月份了,外圍可以採集的都採集完了,裡面是封管的,普通人也沒法進去。
方大爺自己在房前屋後的也種了點紅薯,南瓜。地裡除了水稻,還種了一點玉米和高粱,這可是家裡一年的主食了。至於家裡養的豬,現在是人都吃不飽的情況下,豬吃的那都是人不能吃的糧食的下腳料,和各種自留地產的蔬菜爛葉,還有平時打的豬草。一年差不多也就長個百十來斤左右,速度是非常的慢的。
“我們這裡種的是京西稻,以前可是號稱皇城根的一把米。由1954年開始,稻子收穫了以後,便是由國家統一收購了,並上調到專門的倉庫進行保管。”方大爺慢慢的說道。
“像我們村種植京西稻的村民,每人除了每年的5斤大米作為口糧,其他的就就是補助一些雜糧。連種子都是上面統一保管的,到了育種的時候才下發。” 方大爺抽了一口煙。
李正陽知道:除了給村民的5斤外,其他收穫後的京西稻米是要全部上繳到國家糧庫的。入庫的京西稻穀由西直門糧庫直接加工成“特供”大米,作為中央機關的平常用米。這個是在學校聊天的時候張家業告訴他的。
加上現在村裡醫療條件簡陋,能有個赤腳醫生在感覺就是幸福滿滿的。小病就是靠挺挺還有的就是土方子。大病如果要去醫院的話基本上就會放棄了,多年以後對於底層的百姓而言,未嘗不是如此。
“小李,你啥時候來的?”在李正陽在和方大爺閒聊的時候,方大哥和方大嫂帶著他們的大兒子回來了。
“方大哥,方大嫂,我上午來的,看看咱們村有什麼山貨可以收的?”李正陽站起來散了根菸給方大爺,轉頭又給了方大哥一根。
“行的,沒問題,吃完飯我和你找大隊長讓鄉親們看看,有什麼可以賣的?”方大哥對方大嫂說,“家裡的風乾野雞中午燒一隻,午飯就做貼餅子吧?”
方大嫂答應了一聲,和李正陽打了個招呼,就進去做飯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和方大哥聊起天來,不光是六郎村裡,周邊的地區大家過的都是如此,隊裡分的糧食是不夠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糧,還需要搭配南瓜,土豆,紅薯,算起來成人一個人一天一斤都是達不到的,最重要的是缺油水,所以現在的人飯量都是很大的。
很多時候的主食就是以粗糧為主。如窩窩頭,用糠混合著野菜等等。在農村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有的地方情況是更為嚴峻的。
像棒子麵就是帶芯子磨得,很多人一年幾乎都沒有吃過肉,平常就是窩窩頭配鹹菜。有些農民不得不以糠和野菜充飢,用樹葉子來填飽肚子了。
然而,糧食短缺的程度在城鄉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城市居民透過糧票制度獲得了基本的口糧保障,而農村居民的處境則是更為艱難,很多東西都是後世的人無法相信和理解的。
方大爺說:"現在地裡的產量是很低的,每畝地產的糧食有的時候不到200斤,收了以後除了上交公糧外,剩下來的糧食當作口糧。但是口糧明顯是不夠一家老小吃的,更別提出門掙錢了。”
李正陽知道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當時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這個時候,農民缺乏優良的種子和化肥,導致糧食產量很低。再加上人口的增長迅速,糧食的供應跟不上需求的增長,這個就是很正常的現象了。
其次,當時的集體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土地是集體所有的,農民沒有土地的所有權,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他們增產的動力。
此外,國家優先發展工業的戰略也對農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現在國家正在'勒緊褲帶'大搞建設。農業方面要大力支援工業發展,這也是造成糧食緊張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了。
現在還沒到最困難的時候,可該做的打算還是要做的,李正陽聽著方大爺父子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