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陳醫生對不起

續說道:“同時,我們也發現患者在溝通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解,導致了不必要的矛盾。”

眾人點了點頭,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但他們也知道,這場風波還遠未結束。

楊鴻年合上報告,緩緩說道:“下一步,我們需要和患者進行溝通,盡力化解誤會。陳醫生無過,但我們的溝通方式也需要改進。醫患關係,本就不該是對立的。”

此時的楊鴻年,目光如炬,神情堅定。他知道,面對田夢蘭這樣的患者,醫院的任務不僅僅是為醫生正名,更是要重建那脆弱的信任橋樑。

醫院調查的結論一出,楊鴻年便親自召集了醫院內部的一次會議,決定如何向田夢蘭交代。會議室裡氣氛嚴肅,資料夾和報告堆滿了長桌。幾名醫務部的工作人員坐在一側,面色冷峻。

楊鴻年清了清嗓子,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將眾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他語氣低沉卻有力:“經過調查,我們確認陳醫生的診斷沒有問題。所有建議都是基於患者的病症,符合醫學標準。田夢蘭女士的指控並無事實依據,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工作沒有改進的空間。”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座的同事,補充道:“接下來,我們需要一個妥善的應對方案。”

陳南此刻坐在會議桌的另一端,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表情平靜,但從他輕蹙的眉頭和略顯緊繃的下顎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並不輕鬆。調查結果無疑證明了他的清白,但面對患者的持續指責,他依然感到一絲無力和疲憊。

“楊主任,這樣的患者,我見得多了。”一位年長的醫生推了推眼鏡,語氣中透著些許不屑,“他們總是聽不進專業意見,非得等到病情嚴重了才肯面對現實。我們還能怎麼做?”

陳南抬眼看了他一眼,沒有接話,只是微微搖了搖頭。他不是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但他始終覺得,醫生的職責不僅僅是治病,更是讓患者能夠相信自己。

會議結束後,楊鴻年決定親自聯絡田夢蘭,再次與她溝通,試圖化解矛盾。撥通電話時,他的語氣一如既往地溫和:“田女士,我是楊主任。關於您的投訴,醫院已經完成了調查,有一些結果需要向您說明。”

電話那頭的田夢蘭語氣冷淡,帶著隱隱的不滿:“楊主任,結果還能是什麼?肯定是你們護著自己的醫生唄!”

聽到這句話,楊鴻年並沒有顯露出任何不悅,依舊耐心說道:“田女士,醫院的調查是完全公開透明的,您有權利檢視所有相關的記錄和證據。如果您方便,可以來醫院一趟,我們當面溝通。”

田夢蘭沉默了一會兒,最終答應了。

兩天後,田夢蘭來到醫院。會議室裡,她坐在一張單獨的椅子上,雙手抱在胸前,目光略顯挑釁地掃視著陳南和楊鴻年。陽光透過窗簾斜射進來,灑在她身上的光線被她冷峻的表情生生擋住。

楊鴻年翻開調查報告,將相關記錄推到田夢蘭面前:“田女士,這是陳醫生當時給出的診斷建議以及他引用的醫學參考依據。我們請了幾位資深專家審閱,他們一致認為,陳醫生的判斷是完全合理的。”

田夢蘭瞥了一眼記錄,皺了皺眉頭,卻沒有去細看,反而冷笑道:“合理?你們這些醫生不都是一夥的嗎?說得再天花亂墜,不還是想讓我掏錢檢查?”

她的話像一根針扎進了陳南的心裡,但他依然保持了冷靜。他開口說道,聲音平靜而有力:“田女士,醫生不是商人,我們最大的職責是為患者的健康負責。您可以不信任我的能力,但我希望您能信任醫學,信任科學。如果您願意,我可以為您推薦其他醫院,甚至其他權威專家進行會診,只要能讓您重視您的健康。”

田夢蘭的目光略微動搖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了強硬的姿態:“我現在好好的,用得著你們嚇唬我?你們這些醫生,不就是看不得別人省心嗎?”

會議結束時,雙方依然沒有達成任何共識。田夢蘭拎著手包匆匆離開,留下的是一群無奈的醫生和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

然而,就在這場風波漸漸平息的時候,意外卻悄然降臨。

幾天後,醫院急診科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焦急的男性聲音:“快救救我老婆!她肚子疼得厲害,已經站不起來了!”

接診醫生迅速安排救護車趕往現場,當田夢蘭被推入急診室時,她的臉色已經慘白如紙,呼吸急促,額頭滿是汗珠。家屬在一旁不停地詢問:“醫生,她是不是胃病犯了?”

醫生簡單問診後迅速安排了一系列檢查。結果很快出來——肝癌晚期,伴隨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