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6章 曹真廢帝

在這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裡,燕王曹叡正滿懷期待地準備啟程前往冀州,肩負起新的職務與使命時。

但是,命運卻在此刻無情地捉弄了他。

人尚未踏出洛陽城一步,這位燕王便猝然在家中病故,生命之火驟然熄滅。

當噩耗傳到曹芳耳中時,他如遭雷擊,整個人瞬間陷入了呆滯狀態。

這一刻,他深切地體會到了曹真的可怖之處。

儘管沒有確鑿的證據指向曹真,但憑著直覺和過往種種跡象,曹芳堅信此事定然出自曹真之手。

憤怒、恐懼與不甘交織在心頭,曹芳深知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採取行動予以反擊。

經過深思熟慮,曹芳決定秘密策劃一場反攻。

他打算強行推動之前曹囧所提出的提案,大力提拔眾多曹氏宗室成員,以此來制衡曹真日益膨脹的勢力。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正當這條法令即將下達之際,意外發生了——曹芳本人竟遭到了皇家禁軍的軟禁!

從此之後,他的活動範圍被侷限於寢宮那狹小的一方天地之中,失去了自由。

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時間悄然流逝。

轉眼之間,一年的光陰匆匆而過,來到了公元245年的末尾。

在這漫長而又煎熬的歲月裡,曹芳猶如困獸一般,被困於寢宮之內,心中的憤懣與無奈與日俱增。

而與此同時,曹真則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權勢愈發滔天。

終於,在這一年的年末,曹真正式對外宣告廢除皇帝曹芳的皇位,並將其降封為魯王。

緊接著,他擁立年僅七歲的曹植之孫曹濟為皇帝,次年更改年號為正元。

這一年中風雲突變,魏國那邊皇權更迭,新皇登基,朝堂之上一片風起雲湧。

而與此同時,吳國這邊亦是風波乍起,一場內亂正悄然拉開帷幕。

想當年,那庇護著江東孫家的最後一道堅固壁壘,宛如擎天之柱般屹立不倒。

然而就在這一年,它卻轟然隕落,化作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

自此以後,再無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住荊州之軍,那如洪水猛獸般洶湧而來的攻勢。

而這一切的起因,竟是源於吳國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同住一宮之事。

此二人所享有的禮儀和俸祿毫無二致,這自然引起了群臣們的紛紛議論。

吳大帝聞聽此事後,當機立斷,下令讓他們分宮居住,並將其僚屬加以區分。

可未曾想到,此舉竟如同開啟了災難之盒一般,使得兄弟之間原本深厚的情誼瞬間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痕。

自那時起,無論是侍從還是賓客,皆因立場不同,而迅速分裂成兩個針鋒相對的派別。

他們相互仇視敵對,彼此猜忌懷疑,心中的貳心更是如野草般瘋狂滋長。

漸漸地,這種對立之勢猶如瘟疫一般,蔓延至整個朝廷大臣群體之中,致使全國上下,亦被劃分為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

時任吳國丞相的陸遜,因其堅定地站在了太子孫和一方,從而遭受到了孫權的深深猜忌。

在孫權眼中,陸遜的家族姻親關係錯綜複雜、勢力龐大,已然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於是乎,孫權接二連三地派遣使者前往責備刁難陸遜,甚至還毫不留情地流放了他的一部分親族朋黨。

面對著孫權源源不斷的指責與步步緊逼的壓迫,陸遜只覺心力交瘁、不堪重負。

終於,在公元245年臨近年末之際,這位曾經威震天下的一代名臣,懷著滿腔的憤懣含恨離世,享年六十三歲。

庇護孫吳的最後一道壁壘沒了……

隨著陸遜的離去,吳國的局勢愈發撲朔迷離,未來之路充滿了未知與變數。

陸遜去世後的次年,也就是公元246年,曹魏政權再度集結重兵,氣勢洶洶地向吳國發起了征伐之戰。

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瀰漫。

此次進攻,魏國兵分兩路,一路由徐庶率領從荊州方向殺來,另一路則由龐統統領自徐州進擊,對吳國形成了雙線夾擊之勢。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吳國皇帝孫權當機立斷,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他冊封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命其統籌全域性,抵禦來自北方的魏軍威脅;同時,任命車騎將軍朱然為左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司馬,以協助步騭處理軍政要務。

此外,孫權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