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無邊,歲月匆匆。 一年一個樣, 一歲一天重。
1974年10月,馬林正式在黨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1969年4月1日-1977年8月11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
餘大可提前打電話恭喜馬林,算趕上了,要不還得等一年。
馬林謙虛表示:滿腹經綸閒無事,遊手好閒做高官。當了當去贖當當去頂當,借了錢還了債債算沒還。
餘大可心知馬林對那幾位從他身上摳錢的事兒還沒順氣,打了幾個哈哈掛了電話。
寧麗華敲門進來,“馬科長,這是蒙東地區提供的對日貿易物資供應的書面材料。”
馬林看了兩眼,“如今蘇、蒙走不通,蒙東地區經濟增長緩慢,打通扶桑外貿渠道也是幫扶兄弟省份。咱們這裡畢竟還是有些便利,為了祖國當個階梯也心甘情願。”
寧麗華沒吱聲,只聽馬林在那裡大講特講,在松省對朝、對日貿易中,拉著奉省、黑省和蒙區一起做集中貿易供應,獲取外匯購買裝置的作用。
現在跟馬林感覺越來越遠,那個給她分炸帶魚的馬林,現在是東北亞科名副其實一把手,松省外事辦的筆桿子和思想宣傳的帶頭人。
強勢給老職工孫漢源停職,又發起為祖國提升發展對外經濟自我監督工作進度的倡導。
定崗、定人、定責,專人負責,專人監督,專款專用,曾經排班等號輪流評先進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能者上庸者下。
推諉過要問責,等靠要做檢討,工作不允許擊鼓傳花,全流程節點監控彙報。
不配合怎麼辦?
一次警告,兩次取消補貼補助,三次記過,取消一切評選和福利。
再犯,就把檔案打回組織部和機構編制委員會,等待組織處理。
年主任問過馬林,動靜有必要搞這麼大嗎?馬林笑笑,要不是職務太低,恨不得仿效後世大範圍開展。
這時代的人大部分認幹肯幹,外事辦不到100人,隨隨便便就能落實。
馬林看著發愣的寧麗華,讓她回去幹活。
這是教她搭上成功列車的方法,沒悟性,松省給蒙東地區和扶桑搭橋,這是兄弟友情,也是功勞。
這可比搶佔功勞的蠢貨高階多了,外匯有了,蒙東地區的畜牧業也發展了,對國家也有利。
後世企業某些人的吃相都太難看,手段又低階,哎呀,一不小心走前面了,這事兒鬧的。
晚上,韋驍請馬林吃飯。
這次馬林沒推脫,兩個人到一家小館子,服務員還是時代特色的拽,愛搭不理的。
當地飯店還沒流行起鐵鍋燉,那玩意架鍋臺佔地方,後來有燒木柴的鍋臺,能坐16個人。
服務員用小鐵鍋端上來,酸菜燉大鵝,冷盤大拉皮,花生米,當地常點的尖椒幹豆腐。酸菜燉大鵝 貼餅子掰了泡湯裡,韋驍站起來端杯,“今日特為馬科長光榮入黨慶賀。”
馬林跟他碰杯,“這杯酒要喝,入黨是光榮的事兒,我們家就出了我這麼一個黨員,當賀。”
“馬科長,咱們科的科長一職空懸,這是年主任給您預留的呢。”
“小韋,這話不能說,正科副科都是為了工作,我年輕經驗淺,辦裡領導有自己的考慮。再說科長又不是家裡自留地的小蔥,什麼預留不預留,誰有能力誰上。你要是有突出表現,我給你投一票。”
韋驍心道:就你還年輕經驗淺,孫漢源被逼離開外事辦,名聲臭了江城都待不下,最後只能去了林場。
楊副主任都不好幫孫漢源說話,任何事和紅旗思想聯絡到一塊,就現在這形勢誰敢替誰作保證?
還有那個倡導發起,條條框框的,其他單位的人都說外事辦來了高人,省委員會領導都說這個方法不錯。
現在背後大家都叫馬林小主任,年主任的接班人。
訕笑著,“馬科長,我這話真是說不到點上,是給您慶祝入黨的事,結果說叉劈了。”
“閒嘮嗑說說就罷了,思想上偏差就是大問題,職務問題不是我們下面基層幹部可以置喙的。”
“我自罰三杯。”
韋驍知道馬林不高興了,三杯下肚眼睛都紅了,馬林讓他吃兩口菜。
心裡佩服馬林,任何時候都不落話把兒,從不在背後議論領導。別人都說每次年主任單獨談話都被馬林氣夠嗆,偏偏馬科長從不在背後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