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章 專打感情牌

松江大學老校區不大,當時全國也沒幾個清北那麼大校園面積。

東樓女宿舍樓,西樓男宿舍樓,其他就是教學樓和食堂。

馬林是單位推薦學員領33塊錢工資,沒有人民助學金,自然沒有伙食費和津貼。

一般甲等助學金有195到225不等的錢和補貼,有30多斤糧票,還可以申領棉被。

到食堂換了5塊錢飯票,今天迎新食堂有紅燒肉,3毛一份,素包子5分加一兩糧票,江城物價不低。按理說學校比外面國營飯店要便宜,那外面紅燒肉要賣到4毛多錢了。

(關於物價問題,各省各地都不一樣,菸酒定價都不一樣。)

紅燒肉、四個素包子,一碟蘿蔔乾鹹菜,食堂有免費刷鍋水一樣的湯,馬林思考半天,去打了一份小米粥。

再回到宿舍時候,人齊了,八人寢全部住滿。

下鋪三個老生仲必成、宋濤、王亮是哲學系,馬林上鋪孫志剛剛好也是外語系的。

其他三個上鋪外語系包松河,中文系龐世友和葉春榮。

三個哲學系,三個外語系,兩個中文系。

大家互相自我介紹一番,都是東三省,包松河是蒙東的。

沒有聚餐一說,都窮,發的補貼還有寄回家的。馬林也沒說自己是單位推薦領工資,遭人嫉恨。

下午去圖書館溜達一圈,學生證還沒辦下來,沒學生證辦不了閱覽證和借書證,完美的證件閉環。

沒學生證食堂怎麼可以換飯票?

很多大學在新世紀以後才有電子飯卡,對於食堂來說誰給的錢不是錢呢。

馬林走出學校,陸陸續續還有新生報到,繞著松江大學走一圈,想著要不開個小飯館,又一想,這時期大學生消費實力……不行。

掙錢難!

搶黑市?不行,省城的黑市幕後勢力太大。

閒逛一下午的馬林壓根不擔心自己的外語學習,強大的記憶力,還有細微控制的聲帶肌和聲帶韌帶,他可以模仿倫敦郊區和佛羅里達瘋子聲音。

前世的英語老師是滬市知青,非常標準的教材讀音,五十多歲退休還回滬進了一家外企。

所以自己的英語要撿起來也不難,以後開個新西方也不錯,教培掙錢啊。

松江大學外語系前身是1950年開設的俄語專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目前有英、日、俄三個專業。

馬林選了英語專業。

日語,想起某位寶雞同學(不點名了),當年為了看懂動作小電影劇情自學日語,還去考了一個n3,遇到另一個n1用日語背出師表,兩個人日語吵架,關中出才子。

“師父。”

馬林想得入神,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沒回頭就應聲,“羅敷啊,你到這邊辦事?”

羅敷腦門一層細汗,神色有點羞澀,“聽說師父來讀書,我過來看看……看看你還有什麼需要添置的東西。”

“都準備好了,啥都不缺,正好晚上跟我小徒弟一起吃個飯,明天開學典禮然後領書,29號開始上課就忙了。”

“師父,週末我陪你買點東西吧。”

馬林不太喜歡這種感覺,不管前世還是穿書他都是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中考高考報到都是自己獨來獨往。

冷不丁有人關懷備至,有點彆扭。

“先吃飯吧。”

附近有兩個小飯館一個國營飯店,羅敷沒進去,帶他在衚衕裡七拐八拐進了一個小院。

“師父,這家的鍋包肉一絕,我哥帶我來吃過,一般人不知道呢。”

“你哥?”

“嗯,他66年考進松江大學,經常在這附近找吃的。那時候他手上錢不多,就找便宜還量大的地方吃飯,這是楊大姨在家裡開的小吃店,基本就是附近學生來吃,不接待外人。”

還真不是飯館,小屋裡就四張桌子,中間的空只能側著身子過。

羅敷衝著窗戶喊:“楊大姨,我要鍋包肉、炒飯、涼拌豬頭肉、涼拌明太魚。”

半人高白門簾一挑,出來一個圓臉婦女,笑起來很有感染力,“誰啊,這麼早吃飯?呀,小羅啊,你都多暫沒來看大姨了,大姨可想你了。”(多暫-多長時間)

這大姨會說話,生意弄的跟母親盼遊子歸來似的,專打感情牌。

“大姨,我帶朋友來吃你家的鍋包肉。”

“好啊閨女,吃鍋包肉就找大姨,你半夜來大姨都從炕上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