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 玉面飛狐重出江湖

週六中午,邵春雷跑到宿舍告訴大家今晚學校放電影,早點去佔位置。

不愧是政治學行政系的,未來要進體制,估計這小子大二要競選學生會會長。

下午課間,班長車榮浩通知這個訊息,孫志剛嘴快,告訴他行政系邵春雷已經通知過了。

住在三樓的車榮浩還不知道這事兒,得知邵春雷搶先,臉色有點不好看。

馬林看著好玩,真是競爭無處不在,工農兵學員有淳樸的學員,更多的都是上歲數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老江湖。

他們知道學校的評語和推薦很重要,像個孔雀一樣努力開屏展現自己的能力。

馬林不想去看電影,他準備去黑市看看。

至於怎麼找,問楊姨就好了。

楊姨見馬林來了,特意往他身後瞅,沒見到羅敷。

“同學,你自己來的?”

“是啊,饞大姨的涼拌明太魚絲,吃完一盤沒過癮,回學校咂摸嘴還在品,今天特意再光臨,大姨給我兩盤一起拼。”

“你這小夥子說話這麼逗呢,還一套一套的。”

“見大姨親切,不由得想起家鄉的母親,也是這般熱情好客,爽朗大氣,熟悉的感覺縈繞心頭,不知不覺腳步走到這裡,大姨的菜有媽媽的味道。”

“小夥子你有事兒找我?”

馬林一拍巴掌,“大姨這腦子見微知著一語中的,一般人都不行,吃完再說。”

“你這小子油嘴滑舌,可配不上小羅。”

馬林:商業互捧,咋還牽扯上愛情侮辱人?

又不是配馬配驢的,什麼配不上,不厚道。

馬林點了三個菜,楊姨見他不小氣還捧場便說地址,走之前叮囑他小心點。

黑市裡面啥東西都有,啥人也都有,別跟人嚷嚷別跟人吵架,裡面看攤看場子都是有背景的。

馬林一聽這話。

這話,好。

找到沒人的地方,從空間取出禮河縣委託商店買的腳踏車,騎到光復路天剛擦黑。

收起腳踏車在附近逛一逛,已經有不少拿著大包小裹開始聚集。

5分錢買根奶油冰棒,,省城啥都有,還有冰淇淋呢。

江城作為省會城市渠道多物資足,人口基數龐大,職工多錢也多,黑市規模幾乎佔了背面半條街。

曾經的關外給很多吃不飽飯的人以希望,光緒33年江城地區人口突破百萬,宣統3年破200萬。

1952年突破300萬,1962年突破400萬,1973年突破500萬,僅江城市區人口就有300萬。(資料來自地方誌)

機關單位廠礦企業,文娛體育教育醫療在當時排國家前列。龐大的人口數量,可見彼時關外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

馬林沒選擇去京城讀大學,除了人生地不熟,高官權貴太多;還有一個原因,江城物資豐富吃的好。(朋友的父親,六幾年拖家帶四口人從關內到鞍鋼,養活一家子後面又生了他哥和他,他父親常感慨,不去關外一家子養不活。)

2分錢入場費,帶貨的5分,這一天進進出出幾千號人,不少掙呢。

這塊肥肉太大了,估計一個人吃不下,背後都有權貴子弟運作。

馬林不是來找事的,他是來調查考察市場的。除非是修真老祖,個人武力永遠無法跟國家機器做對。

有賣煙的,不要煙票中檔煙一包貴5分,高檔煙貴1毛。拿兩條大前門要9塊,3毛9加6分錢,因為這煙不好搞。

想買戰鬥,最後換成春耕,上學就這點不好,吃穿與身份不符就會被人針對。

晚上馬林視力非常好,看到一個熟悉的側臉,邁腿朝側邊走進黑影裡,定眼一看。

葉春榮。

這個文學青年怎麼跑這兒來?

他家不是江城的,竟然熟門熟路摸到黑市,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還不是買東西,過來賣東西的。

學文學這麼費錢嗎?馬林記得當年最大的開銷是網咖包宿,非典時期老闆還給他這個老客戶單獨偷偷開門。

男人不談戀愛果然錢多的花不完,嘖嘖。

馬林走到附近聽葉春榮跟人爭執,“這是我奶奶留下的銀手鐲,你才給十塊錢?”

對面下巴有個大痦子,一說話痦子上幾根毛一翹一翹,語氣平和,“一看你就是個學生,現在金價6塊5一克,銀子兌換金子也就1:25的價格,2毛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