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協文史研究專員,全國政協委員,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
溥儀由清朝末代皇帝和偽滿皇帝改造為一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食其力的人民共和國公民,的確成為長久的話題。
日軍佔領東三省,建立偽滿洲國後,蔣介石仍採取“不抵抗”政策,南京gm政府只是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要求按照國際盟約及九國公約,制裁日本,迫其撤出東北。國聯派遺李頓調查團,到“滿洲”視察,張學良對此也存有幻想。後來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在日內瓦、東京、南京三地同時發表。張學良認為,中國雖有數點不能滿意,但仍可以接受。可是日本根本不把國聯放在眼內,公然退出國聯,視李頓調查團的報告書為廢紙,使蔣介石、張學良依靠國聯解決問題的幻想完全落空。
1933年元旦,日軍進攻山海關,這回,張學良已忍無可忍,命令東北軍何柱國部奮起還擊,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張學良決心用赤血抵抗,保衛國土,洗刷自己以及東北軍“不抵抗”的汙名。不久,山海關失陷,日軍向熱河進逼,蔣介石為了應付全國輿論和敷衍張學良,答應派劉戡、黃傑、關麟徵三師北上支援,同時又派軍政部長何應欽、財政部長宋子文、外交部長羅文幹、內政部長黃紹竑、參謀本部次長楊傑等二十多位軍政大員於2月初前往北平,以幫助張學良謀劃。張學良將東北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約二十餘萬人。張學良自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指揮萬福麟軍團等東北軍主力;張作相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指揮孫殿英軍團、湯玉麟軍團等。
熱河抗戰於2月21日開始,日偽軍十餘萬人,分兵三路向熱河進攻:北路由通遼侵開魯,中路由義縣犯朝陽,南路由綏中攻凌源。日偽軍所到之處,姦淫、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兼任第五軍團總指揮,但他在日軍入侵面前驚慌失措,不思抵抗,竟然急扣二百餘輛軍車,把他多年搜刮而來的私人財物,裝運到天津租界。3月3日,他放棄省會承德西逃豐寧。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萬福麟軍團及孫殿英軍團等不是望風潰逃就是觀望不前。3月4日,日軍先頭部隊一百二十八人不費一槍一彈即佔領承德。張學良聞承德失守,當即下令通輯湯玉麟,並命令萬福麟等立即率部反攻。但各部為儲存實力,紛紛後退。旬日之間,熱河全省淪陷。
熱河之變,遭到全國人民同聲譴責,湯玉麟被撤職查辦,後寓居天津,1935年7月病死。除了處罰湯玉麟,蔣介石又將丟失熱河的責任轉移到張學良身上,迫他辭職。其實,蔣介石並沒有真心支援張學良熱河抗戰,這一次,還是要找替罪羔羊。張學良深知此事,於3月11日通電下野,東北軍改編為四個軍,由於學忠、萬福麟、何柱國、王以哲四人分別統率。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一職由蔣介石授意張學良推薦何應欽接任。
3月12日,張學良飛往上海,準備出洋。在出洋之前,張學良接受宋子文、夫人于鳳至、女友趙綺霞(趙四小姐)及兒女的規勸,用一個月的時間把煙(毒)癮戒除。4月11日,張學良在顧問瑞納(澳大利亞人,1928年起任張學良私人顧問)、于鳳至、趙綺霞及兒女等陪同下,乘輪船到歐洲旅行。張學良不知道,此番出洋,何時才能返回祖國。
1934年1月,蔣介石為了驅使東北軍參加“圍剿”紅軍,特地電召張學良回國。張學良歷任鄂豫皖三省“剿g”副司令、南昌行營主任、西北“剿g”副司令並代理總司令(總司令為蔣介石)等職。起初,張學良和東北軍高階將領對進攻革命根據地還是很賣力,指望透過“圍剿”的勝利以取得蔣介石的信任,從而擴充實力,以便有朝一日能打回老家去。但是,張學良在和紅軍的較量中,不斷損兵折將,尤其是109師在1935年10月於陝北直羅鎮被全殲,師長牛元峰戰死,給他思想上極大的震動。是繼續充當蔣介石的替罪羊及鷹犬,還是在民族危難的關頭,當一位愛國英雄?張學良以及東北軍將士都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之中。
1935年10月底,張學良到南京參加gmd四屆六中全會和五全大會。蔣介石對他在“剿g”中受損沒有任何安慰的表示。軍政部長何應欽不但不給絲毫補充,還要減發軍費,張學良感到異常憤懣。他痛定思痛,思想開始有所轉變。五全大會後,張學良來到上海,會見了愛國人士杜重遠和東北義勇軍將領李杜。其時,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企圖使冀、察、綏、魯、晉五省脫離中央政府,實行“華北自治”。gm政府竟於11月26日宣佈撤銷北平軍分會,12月7日決定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本提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