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放晴的天氣一樣開闊起來,那一堂課結束的時候,祈汜的素描本多了一頁人物速寫:少年微微低著臉,修長的手指握著鋼筆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人物的輪廓只剩下一彎側面,卻美好得不像話。

期末的時候,那個班的人幾乎人手一份的筆記上,影印者在每一份筆記的最後同時影印下了一行端端正正的說明:此筆記來自孟廷弈同學記錄整理,感謝其傾情奉獻。

孟廷弈。祈汜難得微笑。很文氣的名字啊。

那一個寒假,虛活二十來年的人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少年心事。

覺得看不到那個人的生活空洞而索然無味,發現那個人的身影已經迴盪在記憶的角落,如果嫌回憶太過朦朧而只有輪廓,甚至還有那筆下線條勾勒出的臉頰和眉目,生動,優美,充滿了描摹那刻坦然的心境和此刻不再坦然的心情。

過年的氛圍一如往年的喧鬧,從來灑脫的心思卻纏纏繞繞,不知綁縛的盡頭,那人身在何處,又在高興還是煩惱。

開年上去,祈汜下意識地在校園中尋找那個身影。沒有那個文學概論課,至少還有學三食堂的“巧遇”。

所以說在另外一個全校公選的英語課上相遇,是意外地驚喜。

當祈汜發現自己,會想象著那人的身體進入慾望,會因為那人的出現影響情緒,一切已經不值得惶恐。太順其自然。

那個人,教會了自己心動,也讓自己定位了性向。

可那個人卻什麼都不知道。

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開懷,牽掛,煩惱和不知所措。

默默觀賞的心態漸漸在時光流逝中焦躁,曾經的寧靜和只要觀望就好的心思漸漸覺得不夠。

那種焦躁,和不知如何該好的情緒延續了很久。祈汜是認真的人,甚至有時候被評價為病態的穩重。在沒有完全確定好自己已經不會退縮不會改變的前提下,不會貿然打擾那個人的生活。

持續很久的時間,只有一個人的慌張和壓抑,在那些無法擺脫的如影隨形的渴求和自制之間掙扎。更多對於現狀和理論知識的瞭然,祈汜只是更加確定,要去掰彎一個男人,不僅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勇氣,同時還揹負著道德的職責。

是你要試圖剝奪對方正常生活,擁有完整家庭的權利,你就需要為對方的以後承擔生命中最重大的責任。

轉折是在大二的那個寒假,表姐的電腦重灌系統,放在祈汜這裡好幾天,不過是一時好奇,點開了D盤,就那麼湊巧的,遊離在D盤各種子資料夾之外的有一個音訊叫做“淡語第三期幹音。mp3”,那麼難得的,正好耳機在旁白,祈汜就點開聽了一下,雖然一直知道表姐在做廣播劇,而興趣在影片製作那塊的自己卻始終沒有多麼接觸過中抓。

就這麼一次的興之所至,點開幹音就聽出來了,是那個人的聲音。

震驚和意外,甚至有一點的驚喜。

表姐做的是耽美向比較多,如果這樣,說明那個人至少不排斥同志。

怎麼聽都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訊息。

甚至更樂觀一點,說不定那個人本身就是。

那之後,祈汜開始有意識地接觸廣播劇的後期工序,不過異曲同工的技術讓自己的確比較輕鬆。所以當那之後,表姐提起自家後期回老家生兒子去了,愁與新劇發劇日期將近,祈汜十分當仁不讓地自薦了。

不過表姐不知道,自己在私下已經練過那麼多功課,甚至披著馬甲在別的劇組丟過成品。

馬甲直接用姓名,聽起來挺傻的,祈汜卻有一點點心思,那個人會不會對自己這個不同院系卻有過共同的公共課的人名有一點點印象呢?

祈汜的期待顯然有點自作多情了,那人的聲音第一次和自己正面交鋒就充滿了硝煙味。

少年溫和內斂的印象在那一刻都碎成了沫沫,那一句“靠”是那麼衝擊力十足。

卻還是忍不住覺得,耳邊說話的這個人如此生動和真實,和一年有餘的遙望不同。

祈汜覺得自己真是沒救了,居然沒覺得幻滅反而覺得激動。

如果之前還能限制自己的熱情和想要接近的願望,那麼之後一切的自制和壓抑都不再成形,要讓他知道自己,至少可以成為朋友。如果無緣成為戀人。

祈汜從沒覺得自己惡趣味,卻在面對那個人的時候無意識地會讓對方生氣,可能和那人的脾氣有關吧。祈汜嘆著氣,卻覺得有種微妙的幸福感。

最初認識的時候,看到他的QQ群裡的發言,聽到他在耳邊響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