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 第三章

容納三駕馬車並行。

此時可聞河水流動的汩汩聲響,河上水霧瀰漫,也將南河橋整個籠罩其中。尼雅觀望了一會兒,見橋上無人行走,便當即邁步往橋上去。

行至石橋中段,她忽聞不遠的橋對岸傳來了馬蹄聲和叮叮噹噹的馬鈴聲。凝目遠望,淡淡薄霧中,一駕漆黑的馬車現身。這是一駕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四輪馬車,車伕座位在車廂前端,雙馬拉車。

詭異的是這駕馬車從頭至尾都是黑色的,不論是馬匹、車廂所有配件,乃至於坐在車伕位置上趕車的人都是一身黑衣。那車伕穿著一身兜帽斗篷,將面容遮得嚴嚴事實,只在霧氣瀰漫中展現出略微佝僂的身軀。

他驅車迅速掠過橋端前的道路,自西向東,很快消失在了濃霧之中,看樣子似乎是要去東北面的伊斯羅廷主城之中。匆忙之中,尼雅只來得及看清車廂壁上鏨刻著的一個奇怪的圖徽——金色盾牌之中嵌著兩根十字架般互相垂直的銀錐,四圍有紅色綢帶包裹,一團漆黑中格外顯眼。至於車中乘坐的人,尼雅半點沒有看清楚。

她覺得有些詭異,誰會在這樣的清晨在這樣的郊野趕路,馬車還從頭至尾都是黑的。但她現在自身難保,也沒那個心思去管別人。

於是加緊腳步,迅速過橋,往南河鎮中心行去。當她走上通往鎮中心的石板路時,已經能看到清晨起身活動的各色人等了,有菜販、屠夫、麵包師、魚販和剛從街邊酒館走出來的醉鬼。

這些人清一色全是白人,尼雅根本看不到熟悉的黃種人的面孔。她不禁裹緊了破布頭巾,腳步匆匆穿過鎮中心,最終憑著記憶,在鎮東南的一處公寓外停下了腳步。

公寓這種建築,似乎是近些年才從伊斯羅廷興起,漸漸傳到了伊斯羅廷近郊的一些城鎮之中。眼前的這處公寓新建三年,是南河鎮政府建造起來的,專門租給鎮上的一些收入不錯的單身漢或工作女性居住。

尼雅的好友安就和她的丈夫羅傑租住其中,是個一室一廳,不算很寬敞,但兩個人居住也算足夠。兩人剛結婚一年,還沒有孩子。

安是教會布善堂的女廚,收入不錯,週薪350銅加里。她的丈夫是鐵道公司的職員,負責駕駛每日往返南河鎮與伊斯羅廷南站的城際蒸汽列車,收入是週薪450銅加里。

銅加里是霍姆因斯帝國的一種貨幣,這個國度應當是金本位的貨幣制度,存在輔幣制度,與英格蘭的鎊、便士、先令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稱呼轉換為金古德、銀貝克、銅加里。

1金古德等於10銀貝克等於100銅加里,這十進位制讓尼雅感覺舒適,比真正的英鎊、便士換算制度要人性化多了。

而根據她從原主記憶中的物價概念分析判斷,一個銅加里的購買力,約等於RMB的2元。週薪350銅加里的安,月薪換算下來約等於2800RMB。再加上她丈夫的收入,這樣的水平在伊斯羅廷主城可能有些吃緊,但在南河鎮算是很不錯的收入,滿足日常開銷不在話下,還能有餘錢去享受生活。將來即便二人有了孩子,也不會有多大的負擔。

這個世界維持基本生活的農產品價格普遍偏低,而交通運輸價格非常高,大多數普通人沒有額外的娛樂花銷,除非想要過貴族的生活,否則住宅、穿衣都比較便宜。

人們一般不會離開自己自小長大的生活圈,這是教會勸諭的結果,人們普遍認為故鄉才是靈魂的歸宿,認為背井離鄉之人都是靈魂不得安棲的異鄉人,異鄉人身上會缺乏美好的品格。

至於教會到底是個什麼教會,尼雅認為至少與自己認知中的昂-撒基督清教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