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的技藝。穹頂周圍的各式玻璃彩窗。在教堂內空中轉上一圈之後就開始登頂。教堂裡的樓梯依舊是又窄又陡,快到頂的時候只能變成單行線。

對面朝陽下的喬託鐘樓。弗羅倫薩讓雪落感覺最歐洲的時刻就是整點過五分時滿城此起彼伏、遠遠近近的鐘聲,沒有任何旋律但還是美的不行。出了教堂之後轉戰去了位於教堂後方一個關於建造的博物館,裡面不大,不過很多藏品都很有意思。

也可以看看一個關於教堂建造過程的小電影。出來之後沿路準備去往裡卡迪宮。在這真的有一種全民藝術家的感覺,隨便一個攤位的水彩都畫得有聲有色。在路邊的店裡買了一杯冰咖啡,各種麵包看起來也都很好吃的樣子。午飯難得吃次清爽的。

三文魚沙拉和提拉米蘇。裡卡迪宮是弗羅倫薩除了皮蒂宮之外又一處比較有名的美第奇家族府邸,由建築師米開羅佐設計。跟皮蒂宮比起來,裡卡迪宮簡直要樸素簡單的多。不過說白了,皮蒂宮也沒有多金碧輝煌,為什麼?

美第奇家族在作為一個當時上流社會的代名詞,從銀行家、政治家、到教宗,什麼厲害這個家族裡就有什麼。不過,有錢也造成了一個極大地問題,美第奇家族怕老百姓對他們的仇富心理太強烈所以不願意太鋪張。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開始回饋社會贊助。

各種心懷大志但清貧到買不起顏料的文藝青年,以及開始出資建造各種教堂、宮殿等等。文藝復興影響最廣的三個人波提切利、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都是從他們家走出來的。皮蒂宮其實最開始也不是美第奇家的。

是弗羅倫薩的大銀行家皮蒂家為了跟美第奇家分庭抗爭顯示自己能力跨河而建的。結果修到一半沒錢修不下去了,美第奇家族接著就收購宮殿完成了後續修建。所以說美第奇家族是當時最大的金主,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厲害的慈善家族一點也不誇張。

美第奇?裡卡迪宮美第奇?裡卡迪宮離4:30預定的鐘樓還有一段時間,本來打算去看看大衛,但是由於排隊的人太多,雪落和冬晴美就決定明天一早再來碰碰運氣。於是,轉戰去了中央廣場。一進市場兩邊攤位的小販就。

開始各種韓語日語的招呼雪落和冬晴美,獨獨沒有中文。估計老外去了龍國走在秀水這是這種感覺。可惜的是室內的部分可能因為整修沒有開,錯過了可能吃到美食的機會。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返回聖母百花,到了下午廣場裡就已經人滿為患了。

進了喬託鐘塔是節節遞進的,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平臺可以休息看看風景。喬託鐘樓喬託鐘樓喬託鐘樓遠處的舊宮,曾經是美第奇家族的私人哥特式住宅。皮蒂宮則為“新宮”。喬託鐘樓等冬晴美各種拍照的時候又急速畫了個一張。

託鐘樓等雪落和冬晴美慢慢開始下鐘樓的時候,太陽已經開始準備落山了。弗羅倫薩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你可以輕鬆的找到一個舒服的地方,然後什麼也不用做,聽著鐘聲,吹著風,看著這個城市,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一坐就是一下午。

如果在鐘塔內能趕上一次敲鐘,那真是震耳欲聾的體驗。雪落和冬晴美等了很久,依然沒有摸清敲鐘的門道。有整點過15分鐘響的鐘,也有半點過5分鐘才響的。晚餐還是老地方,點了蘑菇湯,housewine,然後一人一份義大利麵。

胖胖的老闆看雪落和冬晴美又來了,親自來幫雪落和冬晴美點菜,給雪落和冬晴美推薦了不少好吃的。酒足飯飽,走過老橋又在市區遛食兒。沒有了烈日,走在街上感覺更舒服了。day11領主廣場-烏費茲美術館-老橋邊上的橋看日落弗洛倫薩的最後一天。

耐不住被窩兒誘惑,妥妥的睡了一個懶覺,因此美術館的大衛是看不成了,只能直奔看看小衛了。十一點出門,沿著阿諾河走過老橋再拐個彎就是了。由於雪落和冬晴美預約的是12:30的票。

只能提前15分鐘左右才可以取票。取票的地方也很好找,烏菲茲整個樓是一個u字型,取票就在u的左邊靠近開口處的地方,圖片裡仔細看的話就是過了那個迷彩車有一個拱的下面。吃完早飯再回到烏菲茲的路上就又路過了領主廣場。

也就是舊宮在的地方。門口一左一右兩大護法分別是“大衛”的複製品和“海格力斯和凱克斯”。領主廣場領主廣場領主廣場到了十二點一刻,連取票都已經排開了大長隊。經過檢票、安檢、租講解器、以及又一次檢票終於是進到了真正的藝術的殿堂。

烏菲茲館藏大多為文藝復興時期宗教色彩濃重的繪畫類作品,包括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提香、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