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太陽在向四周放射光芒。祈禱大殿內的蓮花圖案的壁畫。在清真寺廣場的北側中間位置,有座與其他紅砂岩建築在色彩上完全不同的白色大理石建築。
那就是那位成功預測阿克巴大帝將有子嗣的穆斯林先知謝赫薩利姆奇什蒂的陵墓。400年前莫臥兒的阿克巴大帝一直沒有子嗣,於是拜訪聖人謝赫薩利姆奇什蒂希望求得一子,結果如願。
他的來自果阿的基督教徒皇后瑪利亞姆在1569年為他生下了後任莫臥兒皇帝賈季汗。如今許多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為自己祈求後代,尋求先知的保佑。右面那座並排的紅砂岩是伊斯蘭汗的陵墓。伊斯蘭汗曾做過孟加拉總督。
而且,他是聖人謝赫薩利姆奇什蒂希的孫子。穆斯林先知謝赫薩利姆奇什蒂的陵墓。建於1581年。全白色大理石精製,表面一圈大理石鏤空雕窗。臺基四周用黑色大理石鑲嵌拼花圖案。上方中間位置有個很大的穹頂。
穆斯林先知謝赫薩利姆奇什蒂的陵墓。裡面有色彩鮮豔的花朵壁畫,檀香木天棚上裝飾著珠母貝殼。很多沒有孩子的女人來這裡在白色大理石屏風的格子上繫上一根寄託希望的小繩。這是一處本無生命的陵墓,卻又是一處給人以無限憧憬夢寐以求的希望誕生的地方。
毀滅與誕生同在。這座規模更大的建築就是伊斯蘭汗的陵墓。曾經的孟加拉總督,聖人謝赫薩利姆奇什蒂希的孫子。伊斯蘭汗的陵墓廣場北面散佈的名人陵墓做為他,長眠於此,是一個非常好甚至是榮耀的歸宿。
清真寺的長廊與皇親國戚的墓地。清真寺的長廊坐在臺基上的老人這位老人從塑膠袋中取出一枚硬幣,在陽光下仔細翻看。清真寺大門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大門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內有很多的鴿子在飛翔,給莊重肅穆的清真寺平添了動感與活力。眼前這位男子是廣場上的喂鴿人。清真寺“國王之門”的出口。
看完清真寺,雪落和柳靜姝從這裡出去搭包車返回阿格拉。賈馬清真寺法塔赫布林西格里的田野。阿格拉12月下旬,印度阿格拉郊外的田野浸泡在一片金黃的氛圍中。阿格拉幾頭藍羚從田埂上跑過。不得不再次感嘆印度百姓與野生動物的和諧相處。
下午四點多回到阿格拉,給了司機100小費。途中買了些蘋果、桔子、石榴等水果,價格根國內差不多。回到阿格拉酒店後,去到門口那家有中文選單的小餐館晚餐,點的小碗牛肉番茄和薄餅、炒飯。德里今天是在印度旅行的第29天。
離開印度的倒數第三天。白天搭包車由阿格拉經馬圖拉回到起點德里。晚上宿德里。本來計劃由阿格拉至德里途中看兩個景點:阿克巴大帝陵;基塔姆湖自然保護區;馬圖拉克里希納神廟。因為濃霧能見度非常低,前兩個景點完全放棄了。
第303章 女孩是天使
馬圖拉稍事停留了一下。這兩個景點簡介:阿克巴大帝陵阿克巴大帝陵位於阿格拉城區西北10公里的斯坎達拉,從泰姬陵驅車過去大約30分鐘。阿克巴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國家在他統治下達到強盛和輝煌。
此陵始建於阿克巴大帝逝世前三年,後由其子賈汗吉爾於1613年完成。17世紀末葉,曾遭班達爾人的破壞。整個陵墓建築十分宏大,綜合了伊斯蘭教及印度教的特點,入口是一座高226米的紅砂岩建築,牆面上佈滿白色大理石鑲嵌拼花。
上方的四角聳立著四個高高的宣禮塔。陵墓主體是一座百米見方的五層建築,下面四層採用紅砂岩、第五層採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一層四面的漏窗與四個門洞周邊的花飾均採用了白色大理石,非常漂亮。部分牆面曾有寶石鑲嵌畫。
可惜已被破壞。基塔姆湖自然保護區基塔姆湖自然保護區位於阿格拉市至馬圖拉市之間,距阿格拉25公里,車程約40分鐘。站在湖岸可觀賞到品種繁多的野生鳥類及有鹿、猴等動物。馬圖拉馬圖拉北距德里約160公里。
三小時車程;南距阿格拉70公里,兩小時車程。印度教聖地之一。傳說中的印度教神話人物克里希納誕生的地方。克里希納意思是“黑色的神”黑天,通常被認為是毗溼奴神的第八個化身。最常見形象就是作為吹笛牧童出現。
受到很多女性的崇拜。馬圖拉有眾多的印度教神廟,神像石雕藝術成就很高。傍晚時到寺廟附近的聖門,可以看到很多拿著火把的信徒在載歌載舞。簡瑪神廟位於傳說中克里希納誕生的小山上,供奉著吹笛的克里希納與牧女拉答。
在寺廟底部有個小房間,裡面擺著一塊石板,據說大約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