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步出酒店,走上老城的街頭,穿過老門洞,獨自朝城外走去。本迪早上六點多,街頭還非常冷清,一熘黑色的突突車靜靜地泊在街邊,幾條無主神牛在街上閒逛,偶有摩托車快速從身邊駛過。本迪觀景臺在城邊的山頭上,雪落獨自穿過彎曲狹窄的小巷。

繞過各種牆色、或高大或低矮的當地人的房屋,向小山上走去。雖一個人穿城上山,一路上也少見人影,但這裡的環境完全不會給人不安全的感覺,城雖小雖偏雖舊,生活水準看上去也不是很好,但看不到大聲喧譁、看不到打架鬥毆。

看不到搶劫偷盜,看不到騷擾婦女欺負兒童,也看不到強買強賣,小城的人更會與世無爭,彼此和諧相處,也讓外來人感受到一種能讓人很放鬆的社會氛圍。本迪觀景臺觀景臺位於老城西側公路邊的一座百米左右的山丘上。

山頂有個小亭子,站在那裡可以俯瞰本迪全景360度無死角。一條茅草中的小路引雪落上山,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在這裡不怕有壞人,但怕有野猴子突然竄出來。走過靜臥在山坡上的古城牆邊。

城牆的牆面上已被晨光塗上一層金色的外衣,魚鱗般的牆體象穿上了盔甲。古城牆蜿蜒似鏈盤繞在翠綠的山坡上。遠方高處的城垛上有面小旗在晨風中飄動。沒有人,一個人影都沒有,四周非常安靜,只能聽到自己爬山時的喘息聲。

站上山頂的小亭子裡,朝陽正好鑽出東方的雲彩,霞光迎面投射過來,把腳下的平臺打出金黃的暖色,並在前方的廊柱後面形成一道道條紋狀的拖影。看看這一根根的老石柱,是不是有點古希臘神廟的味道,滄桑與壯美並存。

其實亭子沒有這麼大,這是接片的效果,把一圈廊柱平展在眼前。沐浴在金色朝霞中的小城本迪。與阿格拉、傑伊瑟爾梅爾不同的是,這裡的清晨聽不到響徹全城的來自高音喇叭的誦經聲。也聽不到雞鳴,這裡的人似乎不愛養雞。

街頭出現的是流浪狗與神牛。腳下這座山包,似乎是本迪新城老城的分水嶺。老的城區主要在城牆內的東北面,城牆外的區域是老城向南面平原地帶的擴充套件延伸。極目眺望,這個方向一馬平川,大片低矮的房屋向遠方平鋪過去。

火車站在這個方向5公里外的城郊。城牆的內側,也就是被城牆守護的是位於本迪東北面的老的城區,這邊是連綿起伏的山丘,易守難攻,核心建築就是倚著山坡而建的那座土黃色的建築群本迪宮殿。

宮殿下方的水池連同一側的宮殿形建築,是土藩王的夏宮。這裡就是王宮城堡與老城的結合部,雪落和柳靜姝住的酒店在右側不遠處。從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王宮就坐落在山腰上,高大敦實的牆體確確實實就是座自雪落封閉的城堡。

王宮的上方山頂上,還有一座小城堡,那就是塔拉加爾城堡。一會兒下山回到酒店後,雪落和柳靜姝將去那兩座城堡參觀。王宮下方的人工小湖,也可以說是座大水池。小湖呈四方形,中心有座白色的小亭子,起到增加靈性的作用。

小湖連同旁側的黃色建築,是土藩王的離宮,也稱夏宮。這座金黃色的建築就是小湖旁側的夏宮。因已遠離戰亂年代,山坡上的王宮已經失去了居住的價值,當年的土藩王的後裔、現在的本迪王公及其親眷,都已挪至山下的宮殿居住。

跟拉賈斯坦眾多的老王宮一樣,本迪王宮當今的作用已經轉為對遊客收費開放參觀的景點,其收入用於貼補王室成員的生活。不知看客們注意到沒有,本迪老城的房屋顏色,也是藍色為主,其藍色大觀,直追藍城焦特布林。

本迪,也是一座“藍城”。一座美麗的藍色小城。藍色小城中也兼有其他色彩的小屋點綴其中。中間那座房屋的顏色很黃很驚豔,裝扮得象座小宮殿。這一片的房屋顏色更加豐富,除了藍色外,還有黃色、綠色、粉色、白色,就像一塊塊的彩色積木拼圖。

小城真的很有愛。老城民居中還夾雜著幾座圍牆很高的金色宮殿式建築,或許是王族的私邸。下山回酒店。小城已經在晨光中醒來。行走在本迪老城狹窄的街巷中。

老的城區街巷中有很多小的寺廟,眼前就是一座,典型的印度廟。一處宗教場所。上面立著馬,左右各一座神像,左邊的像是猴神哈努曼,右邊這位半男半女鬧不清是誰。這尊街邊被供奉的神物,憨憨的模樣,全身被塗成銀色,形象貌似大象。

讓雪落想起象頭神。或許不是,或許是。寺塔上的浮雕,歲月久遠,已經斑駁,但上面雕刻的造形,仍依稀可辨。街頭賣小吃的。又是那炸麵糰。坐在街邊無所事事的男人。立在街邊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