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庭院,中間隱約可見的門洞,就是太陽門琥珀堡的入口。
門洞下方,是一條大約有三十度折角的山坡路。折角路是為了防禦敵人進攻而設計的。安梅爾城堡琥珀堡的主體部分宮殿區。由四層建築組成,每層有自己的庭院和大門。第一層是太陽門,即琥珀堡的主入口,裡面是個很大的庭院。
第二層是獅子門,裡面是土藩王會見臣民的地方;第三層是象神門,裡面是土藩王的寓所;第四層是王后與王妃的後宮。安梅爾城堡從路邊上到琥珀堡的入口有點坡度,步行上去有點小累,可以騎這樣的大象上去,也可以騎大象回城。
安梅爾城堡突突車把雪落和柳靜姝放到路邊後,雪落和柳靜姝沿上山的坡道一路上行,熾熱的陽光下,走得有點小累。安梅爾城堡上坡路呈之字形對摺線,走過折角上去不遠就是入口太陽門。太陽門是琥珀堡的主入口,在它的對面還有一座月亮門。
一些開車或包車的遊客從那裡進琥珀堡。安梅爾城堡眼前的這座高大的城門就是琥珀堡的主入口太陽門。高大的城門洞可供大象進入。木門上有尖頭衝外的一排排尖銳鐵釘,防禦敵方大象進攻用的。進入大門後是一個非常大的庭院。
安梅爾城堡琥珀堡的前庭院,這裡過去曾是集結軍隊誓師出征的主要場所,也是王軍凱旋歸來時展示戰利品的地方。每當土藩王率領出徵的軍隊回到這裡時,王后與後宮嬪妃們就會焦急地聚到高層的廊道內,透過石雕花窗上的望孔獲知這趟出征的戰果。
打了勝仗,皆大歡喜,喜極而泣,分享戰果;打了敗仗,悲從心來,跳樓的都有。安梅爾城堡琥珀堡的前庭院,過去是集結軍隊的地方,現在是集結遊客的地方。安梅爾城堡坐在庭院地上的女學生們。她們的肩頭兩側都搭著長長的彩色紗巾。
與褲子一個顏色。腦後拖著一條長辮子,這種髮型龍國女生過去也有,還有拖兩條的,現在不多見了。安梅爾城堡在第一層庭院的西南角有個高高的臺階,上去後就是琥珀堡的第二層庭院,入口是獅子門。在上臺階的右側是售票處。
臺階上面的右側不進獅子門拐過去的地方有座神廟。從16世紀至1980年,每天都有一隻山羊在這裡被屠宰獻祭,1980年後已被政府禁止。神廟可以參觀,但不讓拍照。安梅爾城堡第二層庭院入口:獅子門。
安梅爾城堡獅子門一座很高大的門洞,周圍包圍著漂亮又淡雅的彩繪。設計這麼高大的門洞,不知是為了增加威武感還是方便騎著大象的土藩王進入。前面上來的臺階那麼高,大象能上來嗎?安梅爾城堡公眾覲見廳邁進獅子門,往左穿過廊道。
外面是一個非常大的空場,在空場的東側坐落著一座有很多廊柱的大廳,這就是公眾覲見廳,土藩王處理政務聆聽臣民意見的地方。大廳內的廊柱有60多根,據說跟土藩王打勝仗的次數有關。安梅爾城堡公眾覲見廳內景。
當年的土藩王就是從正前方的門裡走出來在這裡會見他的屬民的。眾多大理石與紅砂岩柱子做工十分精緻,基部凸起有如象足,上面刻滿雕花;廊柱上方的柱頭上,巧妙地設計了象首揚鼻的石雕造型,高高揚起的象鼻銜著兩片樹葉,動感十足。
這裡是琥珀堡第三層的入口,名曰象神門,因門洞上方繪有印度教的象鼻神而得名。整棟建築具有顯著的伊斯蘭風格,裝飾得非常華麗。可以想象,當賓客們步入這座華麗的建築時,都會感受到土藩王的財大氣粗。
象神門與裡面的鏡宮,是整個琥珀堡最精華的部分。這是象神門拱形門洞上方的彩繪,中心圖案是一尊坐在花叢中的石桌上、頭戴王冠活靈活現的象鼻神。象神門的稱謂由此而來。象鼻神迦尼薩是溼婆神與雪山女神帕爾瓦蒂之子。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是創造之神;毗溼奴是保護之神;溼婆是毀滅與再生之神。傳說溼婆神一次長時間出外雲遊,臨走時他的妻子帕爾瓦蒂已經懷孕,但他並不知道,歸家時看到有一個高大英俊的小夥子把在門口不讓他進去。
原來帕爾瓦蒂想洗澡,就讓兒子迦尼薩守在門外,以防外人偷窺。溼婆生性衝動暴躁,並不知那小夥子就是自己的兒子,見家裡多出一個男人,還不讓自己進去,一時間怒火中燒,以為妻子紅杏出牆,揮劍將迦尼薩的頭砍下。
帕爾瓦蒂聽見外面的吵架聲,趕出門來看時,正見丈夫砍下親生兒子的頭,於是痛哭失聲,此時溼婆才知道做錯了事,於是去求保護之神毗溼奴。毗溼奴告訴溼婆神,明天太陽昇起,按照他指引的線路,將見到的第一個生物的頭砍下,安在他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