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動睡姿拍個照,但雪落不敢,怕她如果發現了一路瞪著雪落可怎生了得。
預訂的克久拉霍至瓦拉納西的火車票:車次:21107/車廂等級:33三等空調臥鋪車廂鋪位:1個邊鋪上,1個裡鋪上,1個裡鋪中,1個裡鋪下。在前往瓦拉納西的火車上度過,早上醒來時天已放亮,這是雪落到印度後在火車上休息得最好的一個晚上。
看來越來越適應印度的環境了,可雪落和柳靜姝的旅行已經接近了尾聲。早上七點多,列車駛過一條非常寬闊的河面,河水渾濁且水流湍急。這就是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然後,一座很大的城市從眼前閃過,車站牌上顯示的城市名。
阿拉哈巴德。隨後,一路伴著恆河前行,這就意味著,位於恆河邊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就要到了。聽說那裡有恆河晨沐、有恆河夜祭、有恆河泛舟,那裡是印度人最希冀的人生落幕處,對即將在那裡展開的三天旅行。
雪落和柳靜姝充滿好奇與期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瓦拉納西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史名城,舊稱“貝拿勒斯”,史上還有“加西”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之稱,因城市地處瓦拉納河與阿西河之間改為現名稱,取兩條河的名稱合成。
位於新德里東南780公里的恆河左岸,至少有有兩千年以上的史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溼婆神所建,城區分為新城與舊城兩個部分,人口近一百萬,雖經風雨滄桑、世事輪迴,仍保持著濃厚的社會傳統與古樸風貌。
如今,不但是印度人嚮往的能帶來幸福及最後歸宿的聖城,也成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旅遊集散地,被稱為“印度之光”。瓦拉納西早在公元前4至6世紀就已成為印度的宗教聖地。公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曾經來到這裡。
在位於城市西北10公里處的鹿野苑首次佈道、傳教。公元7世紀,龍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他在《大唐西域記》裡對這座城市的古老建築、居民生活、市井繁榮、宗教狀況以及風土人情均作了詳細描繪。公元12世紀,印度的古王朝曾在這裡建都。
印度教徒一般都認為能在瓦拉納西死去就能夠超脫生死輪迴的厄運,他們也相信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沐浴後,即可洗滌汙濁的靈魂,此次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幸福與好運。瓦拉納西迄今保留著兩千多座建於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廟宇,有的宏偉壯觀金碧輝煌。
有的小巧別緻精雕細琢,給這座城市帶來濃厚的宗教氛圍。其中著名的有建於莫臥兒王朝的阿烏倫格澤布清真寺、供奉溼婆神的維什瓦納特金廟以及棲息著大量猴子的杜爾加古廟等。瓦拉納西每年的宗教節日有四百多個,有時甚至一天要過兩次節。
這些宗教節日活動幾乎都是在寺廟裡進行的。縱橫交錯的小巷深入到古城的各個角落,直抵恆河岸邊,小巷中密佈著各種店鋪、旅舍以及神廟。在瓦拉納西新月形河灣沿岸,代王朝先後修築了大小64個臺階碼頭,供人們作沐浴禮拜之用。
每天清晨,眾多的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鄉人,順著蛛網般的街道小巷來到恆河邊,懷著虔誠的心情,邁進恆河痛痛快快沐浴一下,以求用聖水沖刷掉自己身上的汙濁或罪孽,達到人生超脫凡塵、死後到天國永生的願望。
他們把用恆河水“沖洗身上的過失”看成是莫大的安慰和榮幸。印度教徒認為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火化並將骨灰灑入河中也能超脫生前的痛苦。還有很多人泛舟河中,或欣賞或遙拜瓦城與恆河聖景。每天傍晚,通往古城的街道都人滿為患。
源源不斷的人流湧向河邊欣賞神聖的恆河夜祭。瓦拉納西瓦拉納西地圖版權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火車站下午兩點多,列車晚點兩個多小時抵達。453公里走了將近14個小時。效率低,是印度火車的特點。都說印度發展很快,正在趕超龍國。
但雪落以為,印度的交通環境特別是鐵路條件不盡快改善,快速發展?莫談。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火車站印度聖城加旅遊集散地的火車站,跟龍國比起來,落後不止一兩個層級。設施太簡陋。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火車站車站天橋。
印度的火車站是完全開放式,進出自由,不設查驗票。出車站,圍上來一群的突突車司機。一司機說100送到酒店。雪落問是4個人100還是一個人,回曰:一個人。一個人?玩去!掉頭就走。那司機又追上來,自殺價一半,200。
但雪落和柳靜姝四個人加上那麼多行李,200就200吧。上車走人。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火車站旅遊城市,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