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說的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世事於我已無關緊要,只盼將來這番寶藏能造福黎民蒼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道迴圈,恁誰也逃不過。”
關海山心中感嘆,說道:“閣下還請放心,我二人此番探尋寶藏,只為救萬民出水火,若存有半分私心,人神共憤!”,關海山佩服圖楞格忠君仁臣,想了想還是把打算拿這批寶藏用來推翻滿清的計劃嚥了回去,免得引他傷心。
隆泰聽了,撇撇嘴,不置可否。他是心裡老嘀咕,不狠狠撈一筆,傻子才幹!
圖楞格沉寂片刻,重重吐了口氣,說道:“說來話長——皇上駕崩半年前,託人回奉天傳下密旨,尋找當年睿親王多爾博的後人,追尋龍脈下落,來人言道皇上在歷代先帝所傳《滿清秘史》中,發現高宗純皇帝於乾隆六十年的一篇祭告天地文書:‘臣,愛新覺羅…弘曆,焚香沐浴禱告上蒼,謹奉太祖世祖聖祖世宗皇帝遺訓,如若後世子孫不修仁德,招致天怒人怨,民生不安,國體失卻,自當順天應民,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退守關外。滿蒙為八旗根本,惟求獲取寶藏,以保我族人得以寬閒,優遊歲月,繁衍生息,然非國事艱難,滿清傾覆,困苦煎熬,大局頹廢之際不得開啟國之秘藏,相關文等一體封存。’另有絲帛滿文詔書:‘滿州命脈,葬于軍機處之鐵牌詔令,非皇帝不得啟,事後知之人等,全體處置,密勿,欽此。’”
“皇上見到文告,大加振奮,連夜和啞巴太監起出鐵盒,鐵盒上便有顏體楷書:‘大清秘檔,非皇帝不得知之,旁觀人等,殺無赦’,附刻‘古稀天子之寶’,可知此乃乾隆爺親自封存,開啟盒子,裡面俱是內廷秘檔。”
關海山和隆泰驟然聽聞天大秘事,驚訝得大嘴合不上來,下巴都快掉地上,豎起耳朵靜聽圖楞格娓娓道出。
“裡面數封書信,有當年順治爺留下的兩篇上諭,原是給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旨意,一封硃批狂草,內中斥責其持政激烈,外憂內患處置乖謬,無論圈地,投充,捕逃等諸法頗有弊端,有負眾望,命其自行請旨褫奪祿位,並旨意剝去世襲罔替鐵帽子王,其子歸宗,責令交出秘藏的太宗文皇帝所遺滿洲龍脈寶藏圖,但這封上諭寫有孝莊皇太后批覆:‘我兒,不可魯莽’,顯見沒有外發,另外一封,則是內容完全相反,大肆讚揚多爾袞為國盡心,公忠體能,一派赤誠肝膽,臣子表率,百官楷模,溢美之詞,無以附加,於政治不合處,一筆帶過,只是文末略微徵詢龍脈之事。隨之便是多爾袞的黃稜奏摺,拜謝天恩,但提到龍脈,卻是言辭含糊。”
“可惜啊,多爾袞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皇帝傳這道旨意,他卻沒領會到其中的奧妙,嘉許是假,要寶才是真!好在多爾袞在世時,手握重兵,皇帝不敢輕舉妄動,倒也沒拿他怎樣,但世祖皇帝並未就此罷休,多爾袞死後,立地禍起,厄運難逃。”
隆泰熟稔國史,沉吟道:“原是如此,兄長可解我多年心中疑惑,看來順治老皇爺生前與多爾袞結怨深厚,到得皇帝親政時,已在暗中盤算動手,惜乎時機尚未成熟。還是孝莊皇太后深謀遠略,眼光如炬,及時阻止,若是由著皇帝亂來,明誅顯戮,大清朝只怕早已落入多爾袞之手。”
關海山詫異,問道:“究竟多爾袞死後發生了什麼?”
隆泰冷笑一聲,介面道:“百日清算!”
卷軸
“兄弟所言不錯。”,圖楞格嘆口氣道,“多爾袞英雄一世,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生前尊榮無比,死後卻為順治爺下旨陵墓平毀,削爵,擢宗室,籍家產,罷廟享,斷其後嗣,遭萬人唾棄,哎——”。
關海山一介武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臉疑惑,隆泰卻一把掰住他的肩膀,激動道:“若我猜測不錯,那龍脈寶藏圖定藏在金棺之中!大哥,我一直沒鬧明白,多爾袞死時,朝廷追尊義皇帝,以皇帝制下葬,怎麼沒過百日順治爺便下旨意,指責多爾袞生前悖謬,諸多謀逆事端皆屬事實,頒旨撤去帝號,拆毀墓穴。只怕是小皇帝當時沒找到圖則,隨便捏造藉口,謀逆事假,盜穴取寶才真!”
圖楞格嘆道:“當時老皇爺確是這般考慮。想那多爾袞生前勢力,勝過熙朝鰲拜百倍,要謀奪大位,處死他母子二人,有如捏死螞蟻一般容易,既然活著的時候並無覬覦,死後又有何威脅呢?”
關海山思索道:“那多爾袞何不將藏寶圖交出?”
隆泰說道:“無非兩個原因,一是皇上當時年幼,尚未親政,即使多爾袞有心交出,也擔心機密洩露,招致外患,所以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