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兩人睡的正沉,就聽得大營中,突然,響起了震天的鼓聲。
兩人都吃了一驚。慌忙提了兵器,衝出帳篷。
馬踏百官
東方束龍和脫脫各懷心思,都喝地大醉,兀自睡地正沉。
突然,聽得帳外鼓聲震天,兩人慌忙提了兵器,衝出帳篷,就見伯顏大軍,都兵甲整齊,列隊而行。
原來,伯顏帶兵,十分了得,僅僅短短的數日,就對唐其勢的數萬降軍,完成了整編,而且還得了五千黑龍鐵騎。
伯顏十分得意。於是,也不再多停留,即日帶領大軍,班師回朝。
伯顏此次大捷,全殲唐其勢大軍,收繳了許多輜重糧草,裝了幾十輛大車,排長了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地開往大都。
東方束龍一路上,興致總是不高。
經過玉門關一役後,東方束龍才知道生命的脆弱,人心的險惡,以及戰爭的殘酷。
東方束龍心中對權勢的渴望,早就降到了冰點,一心想要尋個機會兒開溜。卻被脫脫纏了,總不能脫身。
脫脫曾救過東方束龍的命,而且又對他頗為尊敬。
東方束龍感其情意,也就不願當面撕破臉。因此,只好耐了性子,順伯顏大軍一起回了大都。
伯顏大軍得勝而歸,一路上十分風光。
每到一處,地方上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無不出城相迎,場面十分隆重。
對伯顏和脫脫,都是投其所好,極力奉承。
伯顏此時除了唐其勢,這個心頭大患,自覺朝廷之中,再無人可以跟他叫板。因此,也越發得意忘形。
伯顏本性就是十分狡詐險惡,一心想要出人頭地,卻不曾想,遇到了燕鐵木兒這般梟雄。
只好隱忍多年,此時,一朝得勢,大吐心中黴氣,做起事來,便是是無法無天,任意胡作非為。
這一路上,伯顏見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都極力討好自己,獻出了無數的珍寶。伯顏本就是愛財,得了如此良機,如何能放過,便趁勢大肆斂財,收刮財物。
如此走走停停,大軍走了近一個月,才來到大都。
伯顏春風得意,身披金盔金甲,縱馬在前。
遠遠地,就見大都皇城之外,彩旗遮天,隱隱地,看見一金燦燦的大車,上面插了黃羅錦蓋,立於大路旁。
伯顏見了,知道是順帝的龍攆,心中大喜。
伯顏只道,此次自己平叛,立了曠世奇功,順帝也親自,出城十里相迎,心中不由得意非凡,催馬狂奔,將眾人遠遠地甩在身後。
伯顏縱馬趕近,卻見那龍攆之上,錦蓋之下,空無一人,根本沒有順帝的影子。
伯顏不由地,心中大怒,暗罵道,黃髮小兒竟敢如此怠慢我!
也不去理會,那龍攆之後,身穿朝服,束手而立的文武大臣們,只管縱馬狂奔。
原來,伯顏自從滅了唐其勢之後,一路上,被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捧上了天。
伯顏此時已經目中無人,根本不把順帝放在眼裡。心中稱順帝,也不過是黃髮小兒。
伯顏滿以為,此次大捷,自己可謂是居功至偉,封侯拜相自不在話下,那順帝也理應出城相迎才是。
此時,伯顏卻沒見到順帝的身影,心中不禁頗為失落。
伯顏又不自覺地,把自己跟燕鐵木兒相比較。
燕鐵木兒在世時,每次出征而歸,無論勝負,文宗順帝都必會,親自出皇城十里相迎,並同攆而歸。
伯顏暗自覺得,自己仍舊比燕鐵木兒,差了一大截,不由得心中大怒。
伯顏臉色鐵青,瞪圓了兩隻鷹眼,勒了棗紅馬,大刀虛空一劈,鼻子裡重重一哼,也不去理會,那躬身相迎的百官,縱馬就要從人群中踏過去。
那些相迎的文武百官,在此等候多時了,見伯顏縱馬而來,剛要開口相迎。
卻見,他突然一揚馬鞭,竟然要縱馬踏過來,都不由嚇呆了,張了大嘴,一動不動的呆在原地。
眼看,這群百官,就要被那棗紅馬踏傷踏死一片。
就在此時,突然,一個巨大的身影,從出旁邊躍起,猛然大喝一聲。
就見一個巨大的拳頭,夾雜著雷霆之勢,狠狠地砸向伯顏所騎得棗紅馬。
伯顏看竟然有人敢來攔自己的去路, 不由暴跳如雷,大喝一聲:“豎子!放肆!”。
伯顏也不去看,來人是誰,雙手陡然用力,那金背大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