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朝野,所有計程車人都全都以學習醫術為恥,大都教授後輩讀短小精悍的文章,架構策論,來尋求好的出頭方法,至於醫術,就棄之不論了。
這便是唐朝的風氣,孫思邈尚且如此境地,冉顏一個人的力量也顯得如此渺小,不足一提。
那用什麼來撐起她的聲名?
唐朝重儒學,尊重那些能做一手錦繡文章、或吟誦出好詩之人,可這兩項偏偏是冉顏的弱項,根本不足以臨場應付。
整整考慮了兩三個時辰,也沒有多少頭緒。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晚綠、歌藍和邢娘開始給冉顏梳妝,因是家宴,便沒有打扮得太過隆重,一個簡單的朝雲近香髻,彆著兩支翠玉簪,因著冉顏喜好紫色,所以紫色衣物最為精緻,其餘的無論衣料還是做工,都略遜一籌。
“上回十郎不是給娘子做了一大箱衣物麼,去那裡挑一挑?”晚綠詢問邢孃的意見。
邢娘斟酌了一下,還是沒有采納,挑了在蘇州做的一件水藍色縑刺繡忍冬紋短襦,一條紗羅銀絲繡花披帛,“這件衣裙料子不錯,花紋樣式也別緻,娘子便穿這個吧。”
邢娘挑的這兩件衣物顯得素氣了一些,倒是很合冉顏心意,但晚綠便不明白了,“不是說打扮得越是隆重,便顯示出對人的尊重嗎?娘子怎麼穿這個?”
晚綠心直口快,這也是她的優點,不懂就會問,絕不藏著掖著。
邢娘看了外間一眼,壓低聲音道:“說句不好聽的,冉氏一大半的人都是靠三郎養活,羅氏雖然嘴上不說,但她許多年也不去蘇州一回,顯然對此頗有微辭。這只是家宴而已,涉及不到顏面,娘子若穿得太過招搖奢華,羅氏能高興?”
奢華的都是她家的銀子啊!誰能樂意。
晚綠恍然大悟,羞赧道:“原來如此,奴婢可得好好學學規矩了。”
邢娘認同地點點頭,“多知道規矩少吃虧。”
歌藍一直認真聽著,邢娘本就是鄭氏身邊教導規矩的阿姆,在蘇州,冉顏根本足不出戶,她的存在壓根沒有派上用場,到了長安之後,才從邢娘身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