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不信邪。
又嘗試灌注半年時間鑽研潛修。
果然潛修的反饋是,金剛掌法招式簡單古樸,甚至不如二流掌法繁複,但是其中意蘊,卻參之不透。
總之一句話。
想練武,先修佛。
難怪雜役院的日程安排裡,每天晚上最後一項,就是在靜堂研讀佛經,體悟佛法。
當然,那些不識字的。
會有和尚師兄統一教授讀書認字。
關鍵是,靜堂講法的長老可不會向新來的和尚們透露學佛和練武有關。
天心寺裡,講究的就是心誠正意。
順勢而為。
當和尚們佛法學到一定程度,便能脫離雜役院,到羅漢院進修,然後再從羅漢院,升至達摩院。
沈翊的心中,逐漸勾勒出天心寺之中的武道修行軌跡,佛武合一,既練武,又煉心。
這是真正的大派氣象。
天心寺也不在意是否存心不正之人。
沒有佛法基礎,強行練也練不會,或者只是平平無奇的二流招法。
即便有悟性卓絕之人,練出一二成的威力,但沒有佛法化解戾氣,終究會走火入魔。
那蕭遠山和慕容博。
就是很好的先例。
沈翊在心中理清了脈絡。
便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做。
入靜堂,讀佛經。
於是,沈翊便安心在雜役院做一個小沙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難民棚施粥,藏經閣灑掃,達摩院偷師,靜堂學經,週而復始,已成自然。
三個月後。
饑荒漸褪。
不少流民選擇離開天心寺,各自歸家過活。
天心寺山腳漸漸清淨,不復嘈雜。
而沈翊已經藉著灑掃達摩院的偷師機會,又藉助系統整理出一門武學,龍爪手。
同樣是先天級絕學。
同樣是需要佛法入門。
但是佛法進度,沈翊卻是進展甚微。
至少他確定了一件事。
他不是像眾僧所說的無心師兄那樣佛性深厚之人,據傳,當年無心靜坐一天一夜,便得悟佛理入門,可以與靜堂長老坐而論道。
沈翊問靜堂長老:
“尋常人在靜堂學佛。”
“多久可以開悟,升入羅漢院。”
得到的回答是。
“三到五年。”
於是,沈翊捧起經書,選擇將三年潛修時間灌注到佛經研習之上。
瞬間。
他的意識被拉入潛修空間。
此前都是研習武學,學佛論道倒是頭一遭。
於是,潛修空間中,三年一晃而過,沈翊將靜堂裡的佛經反覆熟讀,揣摩真義。
當他再度睜眼之時。
眼眸中只剩下溫潤的平和。
於是。
在一眾僧眾搖頭晃腦讀經檔口,沈翊緩緩站起身來,雙手合十,輕唸佛號:
“阿彌陀佛。”
“長老,我悟了。”
一眾僧人:“?”
靜堂長老:“……”
長老根本不驚訝。
一年到頭,總有幾個自以為開悟的。
靜堂開悟。
不是指讀了多少經書,明悟多少佛理,而是指在日復一日的經義薰陶下,養出一點佛意。
這是做不得假的。
即便是魔道巨擘,想要混進天心寺。
佛意這一點。
也是沒辦法矇混過關。
有就是有。
沒有就是沒有。
雖然沒指望沈翊是真的開悟。
但該走的流程,依然要走,靜堂長老身披袈裟緩緩起身,不著煙火氣息地踏前一步。
無聲無息出現在沈翊面前。
縮地成寸。
周遭眾僧皆是一片譁然。
這等神仙手段,他們在寺中也只是聽聞,卻從未見過。
唯有沈翊依舊雙手合十,面帶微笑。
波瀾不驚。
他的眼眸中沒有出現一絲波瀾。
靜堂長老微微驚訝。
竟有如此定力,心性倒是練得極佳。
“忘塵,你悟到了什麼?”
沈翊微微躬身,伸出單掌虛託: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