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嘴巴一撇,雙手環抱臂膀,發出不大不小的一聲輕哼。
“不搶就不搶,這不公平!”
“為什麼紀大哥給你送酒,不給我送!”
沈翊嘿然一笑,將寒玉葫蘆重新別在腰間,安慰道:
“或許是怕你喝酒誤事。”
“成了酒鬼吧。”
阿月啞口無言,鼓起腮幫子。
“下回要是讓我見到他,一定要把他的存酒都喝光!”
阿月說這話。
頗有些張牙舞爪的意味。
遠在聆水鎮的紀叢雲正手中拎著酒壺,憑欄望月,突然打了個噴嚏。
他這樣的武者,怎會無故打噴嚏。
他仰頭灌了一口酒,朗然笑著自語:
“許是有哪位故友唸叨我吧。”
沈翊則是重新坐在生起的火堆旁:
“得了,姑奶奶您歇會兒吧。”
“一晚上不累嗎?”
阿月認真點點頭:
“我困了。”
說罷,這姑娘從馬背上的大包裹裡,取出一小塊兒毯子席地鋪上。
又找了一塊乾淨的大石頭當枕頭,趴窩在石頭邊上,沒一會兒功夫便睡著了。
沈翊見狀,嘖嘖稱奇,不由豎起大拇指,年輕真好,就是睡得快。
阿月睡覺。
他守夜,順便整理一下所得。
他用心體悟了自身各項武學的進展。
首先便是天心拳腳絕學,皆已臻至大成,沈翊尋思或可將之推至圓滿境界。
然卻驟然心有所感,似是隱隱感到這幾門大成武學,皆是陷入某種瓶頸。
沈翊眸光微凝。
片刻之後,覺察出問題所在。
天心寺絕學以佛法修為作為根基,佛法修為不到,無論蹉跎多少歲月,終究難至圓滿。
他此前在天心寺,以潛修十數年為代價,將佛法推至登堂入室之境。
再往上便是佛法大成。
即便是在天心寺中。
能夠將佛法修至大成的,無不是那些長老首座,又哪個沒有經過數十載的苦功。
沈翊的佛法境界。
在同輩而論,或許已是無出其右的佼佼者,但是與那些寺中老僧相比。
還青澀的很。
一言以蔽之,他該想辦法提升佛法了。
沈翊將這件事記在心頭。
卻並不急迫。
佛法與武功類似,他的佛法資質一般,不能指望頓悟,而要靠博採眾長。
他日若是江湖遊歷,或可到各地佛寺參經閱典,增加見識和領悟。
他遂心中明悟。
為何無心和尚要下山遊歷了,他的佛法修為,恐怕早就到達了那登堂入室的瓶頸。
除了天心拳腳絕學。
便是思至先前琢磨的自創刀法。
沈翊自覺這一段時間的積累已經較為充足,雖然還能有見識更多的可能。
但俗話說。
生有涯,而知無涯。
哪能閱盡全功,再著手創法,那時候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而且眼下潛修時間又有富裕。
沈翊便決定開始嘗試創招,反正後面還可以花時間打磨,倒並非是一次之功。
沈翊的刀法根基仍是後天級的【風雷六斬】,此刀法演化風雷之勢。
快可如颶風呼嘯,威好似驚雷掣空。
與他的心性極為相合,是以施展刀法之時,往往能發揮出超常的戰力。
沈翊便以此刀法著手。
【先以五年潛修小試牛刀。】
潛修中,他嘗試將先天劍法在修習與實戰中勾連先天的關竅,嫁接到刀法之上。
雖然刀劍殊途,又兼知易行難,但經過無數次鍥而不捨的嘗試和努力,終究是初見成效。
沈翊當即立斷。
【再施以五年,乘勝追擊。】
承繼先前的潛修之功,沈翊很快便將刀法刀招貫通內外之勢的訣竅,徹底融會貫通。
而後便是重新凝鍊刀勢。
沈翊後天用刀,先是凝鍊快刀之意,追求疾風迅斬,出刀唯快不破。
後又吸納驚雷之意象,為他的快刀增添瞬間的爆發和蓄勢的威能。
如今。
他自創刀勢既可貫通內外,借天地之勢,這聽風快刀,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