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眾人齊心重建家園的忙碌中如流水般悄然逝去,京城的大街小巷每日都呈現出不同的變化,彷彿一幅正在被精心描繪的畫卷,一點點地恢復著往昔的絢麗色彩。
葉文舟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簡單用過些早點後,便匆匆出門,投身到各項繁雜的重建事務當中。他的身影穿梭在京城的各個角落,一會兒出現在城西那片正在修繕房屋的工地上,仔細檢視工匠們砌牆的手藝,叮囑他們務必保證牆體的堅固,還不時地拿起圖紙,對照著規劃,和工頭商討如何更合理地佈局房屋,讓百姓住得更加舒心。
“這處牆角可得多夯實些呀,日後才能經得住風雨。還有這屋子的採光,也要多留意,儘量讓屋內敞亮些。”葉文舟認真地對工匠們說道,那專注的神情彷彿在雕琢一件絕世的藝術品。工匠們聽了,都紛紛點頭,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晌午時分,陽光熾熱地烘烤著大地,葉文舟顧不上歇息,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河道疏通的施工現場。只見河道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有的在搬運著淤泥,有的在加固河岸,一片繁忙景象。葉文舟沿著河道邊走邊看,遇到問題便立刻和負責水利的工匠們交流起來。
“此處河道的坡度還需再調整一下,這樣水流才能更順暢,避免日後泥沙淤積呀。”葉文舟皺著眉頭,指著河道的一處說道。那熟悉水利的工匠趕忙湊過來,兩人就著這個問題,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著最佳的解決方案,全然不顧那炎炎烈日曬得後背發燙。
而墨曉萱這邊,也將幫扶受災百姓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她每日都會帶著丫鬟們準備好充足的物資,有熱乎乎的飯菜、乾淨的衣物、還有一些常用的藥品等等,然後挨家挨戶地去看望那些老弱病殘和生活最為困難的百姓。
走進一戶家中有病人的百姓家中,屋內瀰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病人虛弱地躺在床上,家屬們一臉愁容地守在旁邊。墨曉萱趕忙上前,關切地詢問病情,又讓丫鬟把帶來的藥品遞給家屬,細心地交代著服用的方法:“這藥一日三次,每次用溫水送服,可一定要按時按量給病人吃呀,希望能讓病人早些好起來呢。”家屬們感激涕零,拉著墨曉萱的手連連道謝,墨曉萱只是微笑著安慰他們,讓他們放寬心。
午後,墨曉萱還會組織家中識字的丫鬟們,在城西的一處空地上,給那些受災後失學的孩子們上課。她親自教導孩子們識字讀書,用溫柔的聲音講述著那些勵志的故事,激勵著孩子們在這艱難的日子裡也不要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孩子們,咱們如今雖遭遇了困難,但只要心懷希望,努力學習,日後定能重建美好的家園呀。”墨曉萱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滿是慈愛地說道。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那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期待,彷彿在他們心中,已然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正等待著生根發芽。
唐逸霄也充分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憑藉著在書館的人脈,召集了不少文人墨客和熱心的商賈。在書館裡,他組織大家一起商討如何為京城重建籌集更多的物資和資金。
“各位,京城如今正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的時候,咱們雖不能都親赴一線勞作,但可以從物資和資金方面多多助力呀。”唐逸霄站在眾人面前,言辭懇切地說道。大家紛紛響應,有的表示願意捐贈錢財,有的則聯絡了各地的商號,準備調集大量的建築材料運往京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的變化愈發明顯起來。城西那原本破敗不堪的房屋,如今大多都已修繕完畢,嶄新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耀著,牆壁也被粉刷得潔白乾淨。百姓們陸續搬回了自己的新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有的在門口掛起了紅燈籠,有的在院子裡種下了花草,整個城西彷彿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河道也變得寬闊而通暢,河水清澈地流淌著,倒映著岸邊新栽的垂柳,微風吹過,柳枝搖曳,泛起層層漣漪,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河面上,偶爾有小船劃過,船上的漁夫撒下漁網,收穫著滿滿的喜悅,彷彿預示著京城的生活也將如這漁網裡的魚兒一般,越來越富足。
這日傍晚,葉文舟、墨曉萱和唐逸霄相約來到了京城的城樓上,他們望著這煥然一新的京城,心中滿是感慨。
葉文舟微微眯起眼睛,看著那夕陽餘暉灑在京城的每一處角落,緩緩說道:“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呀,但看到如今這京城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墨曉萱站在他身旁,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點頭說道:“是啊,夫君,這其中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