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都是在誇讚她的。而她到現在都還沒習慣別人誇讚自己的感覺。
在退出介面前,她恰好瞥見一條留言,眉頭輕輕皺起來,問道:“《聲之音》這節目要復播了?”
電話那頭,於茵拼命地從腦海裡搜尋著關於聲之音的資訊,許久後才回答易安彤的問題。
“好像是,據說是那幾家聯合推出的。而且這次只有從業不超過五年的新人,頭部公司都不參加來著。你怎麼突然會問這個?”
易安彤點開那條私信,發給了對方。
只見聊天框裡有一條五天前發來的訊息,大意上是說他們是《聲之音》節目組的,碰巧看到了易安彤的作品,便想邀請她來參加節目,後面還附上了報名連結和商務合作的聯絡方式。
易安彤甚至產生了質疑,抱著手機,問:“這是詐騙嗎?”
於茵連忙翻找出《聲之音》的官博,點開那條復播的公告,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核對著報名連結,然後佯怒道:“想點好的,這就是官方,要是想去就趕緊回覆吧。”
易安彤有些喪氣地問:“我真的行嗎?這可是《聲之音》啊。”
其實,不怪她這麼想。
聲之音這檔綜藝節目,原是為了將幕後配音展現給大眾而創立的。
雖然節目後期因為收視率太低而被迫停播,但當年節目組邀請的可都是業內能力頂尖的人。而她不過是剛入行的新人,怎麼會被邀請呢?
易安彤對這件事始終持懷疑的態度,而於茵卻不這麼認為。
她安慰道:“管它行不行呢,你先試試再說。而且,你要是不行,這千萬的播放量是怎麼來的?”
易安彤有些猶豫,可在她看到節目投資方後瞬間止住了話,腦海中浮現出幾個人名。畢業前夕的場景從她眼前閃過,貌似當年怎麼也尋不到的線索,終於鬆動了。
她糾結片刻便主動報了名,加了商務老師的聯絡方式。
即便她不太想承認,但作品的爆火無疑是對她能力的一種認可。而聲之音就像一根沉入水底的繩索,是未知中的一抹希望。
更何況,她還有不得不參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