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軒誠這個秀才公的事蹟,蕭婉知道的倒是不少,她繼承了原主的記憶,知道這個秀才是方圓幾十公里唯一的秀才,又年輕讀書又好,一度是村裡不少女孩子的夢中情人。
原主也不例外,不過蕭婉感覺原主的欣賞多過愛慕,她羨慕讀書識字的人,尤其是這個人還特別厲害。
原主的記憶裡忽閃幾下,又閃過了一些趙軒誠指點過自己習字的片段,好像他們認識許久了,有過交集,但似乎又沒有進行交談似的,蕭婉覺得記憶有些模糊了。
趙軒誠是在濟雲城讀書,每月休沐兩天回村,有一次自己上山摘野菜的時候,比著村口牌坊上的字蹲在地上用樹枝寫寫畫畫。
正趕上趙軒誠回村,看見自己低頭寫字,可能是看不下去自己的字吧,就出聲指點了幾句,還將字的筆畫按順序寫給自己看。
原主當時心裡很激動,自己在那裡一遍遍比比劃劃的學著寫,竟然學會了。
之後趙軒誠也找機會教了原主幾次,倒是個人品方正的人,不會因為自己是個讀書人而瞧不起人。
但蕭婉來了以後,就沒再單獨和他說過話了,一是自己讀過書,好歹是個大學生,只不過要藏著罷了,二來則是自己再沒摘過野菜了。
再加上原主已經生活在自己的那個世界了,記憶也離開自己的身體,越來越模糊不清,因此蕭婉對趙軒誠的印象自然就淡忘了。
雖說自己不怎麼關心村裡的家長裡短,但也聽田大嫂說起過,趙軒誠的娘姚氏似乎來她家提過親。
不過被自己孃親和田大嫂拒絕了,劉氏也和自己閨女提過一句,蕭婉還笑問孃親怎麼不答應下來,畢竟那可是秀才呢。
劉氏白了自己閨女一眼,點著她的額頭嗔道:“傻丫頭,娘是那麼注重女婿的身份地位的人嗎,那趙秀才人是不錯,學問也好,那趙里正為人也實在。”
“但找婆家找婆家,看的也還是婆婆的多,趙秀才那個娘可不是好相與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了,以後說不得要給你氣受,再說了,他娘現在來提親,還不是看重你的縣主身份,她還覺得咱們高攀了她兒子呢。”
“哼,要不是你田嬸幫著娘懟回去了,娘真忍不住把她罵出去,好歹趙里正還是她公公,也不能不顧他的面子。”
劉氏說完,臉上還一臉氣憤,叫蕭婉看的好笑,同時對田大嫂在孃親身邊出力也感到高興。
還藉著這個事給了田大嫂二兩銀子的賞錢,讓她以後幫著孃親料理好家中事務。
田大嫂激動不已,倒並不是單為了這二兩銀子的賞錢,還是因為蕭婉肯定了她做的事,幫襯著夫人處理身邊的雜事,以後說不得就成了蕭家內院的管事婆子。
她這麼想著,渾身充滿了幹勁,以後要更加盡心,讓主家看到自己的表現,認可自己。
來到蕭家後,雖說沒有從前在京中皇子府體面,可在府中自家男人也只是個護衛,刀口舔血的,雖說月錢多,但家人整天提心吊膽的。
最怕的就是將來自己的兒子也要接相公的位置,繼續做個護衛,田大嫂心裡很不樂意的。
現在自家相公跟著老爺在外行走,自己跟著夫人打理家中事務,夫人又肯倚重自己,兒子跟著小少爺讀書,雖說沒法讀個功名出來,但以後管著少爺身邊的事務也是好的,打小和少爺一起長大,情分也有了。
閨女跟在縣主身邊,那就更別說了,體面是極體面的,以後縣主再和趙小將軍成婚,只會越來越好,自家閨女跟著也能嫁個好人家了。
田大嫂心裡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家子都要老實服侍才行。
扯遠了,說回趙軒誠上門來找蕭婉,他站在門口等著下人去通傳,自己則站在門口等待。
看到蕭宅的大門,自己不禁感慨萬分,昔日摘野菜的小姑娘巴巴的蹲在村口的牌坊前用樹枝寫寫畫畫,現如今已成了聖上欽點的惠德縣主了。
當時他回村看見小姑娘用心的樣子,汗水都順著額頭淌到鼻尖了,卻還是表情認真的專心寫字。
趙軒誠也有些動容,走過去才認出了是蕭二伯家的二姑娘蕭婉,於是他出言指點了幾句。
:()富貴農女:將軍夫人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