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紙廠生存的利益群體,怠工、罷工、聚眾抗議的事情時有生。在汙水廠技改完成要全面恢復生產之時,整個廠區甚至懸掛滿“驅趕資本家走狗周復、工人階級要當家作主”的條幅來,這事後來也成為了周復時常給人拿來嘲笑的笑柄。
當時趕上張恪在挾持事件入院,周復還果斷決定對紙廠實行無限期停工,除了必要的看守人員,第二天就組織車隊準備將管理團隊全部撤離紙廠。
在管理團隊將私人物品都搬上車、車隊就要開出廠門之時,工人們堵在廠門外阻止管理層離廠、請求面恢復生產。
此時距金山紙廠全面恢復生產才過去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月就能實現盈利,有了盈利,就能提高工人的福利、收入,加上錦湖捐建的安置小區就要建成交付使用,整個紙廠的局面才算最終的穩定下來。
周復作為國內文革結束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有著集體、國有造紙廠的任職履歷,又在新光紙造廠給錦湖承包、收購後,經歷企業所有體制、管理模式轉變的種種細微痛處,特別是協助周遊將海州市零散的造紙資產凝聚成實力強大的新光紙業集團,見識到資產整合、資本運作、技術改造、生產改造的種種妙處,掌控如此之規模的金山紙廠也遊刃有餘,至少在國內造紙行業,管理經驗之豐富,眼界與見解,都要算三五人之列了,也是確實有資格進入錦湖二十九人之列。
大家在湖堤上抽著煙,下一站就要去紙廠東、在原棚戶區新建成的安置小區去參觀。
張恪沒有驚動徐學平、梁偉法,趙有倫他是厚著臉皮硬湊過來的,雖說隨著印尼國內政局的緩和,華人資本撤離印尼的聲勢也漸漸的小了,但是忽視錦湖此時在東南亞華人資本中的影響力,都是沒有遠見而愚昧的行為,趙有倫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錦湖引導東南亞華人資本都往新亭轉移吧。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江南省,還是江南省與東海省聯合啟動小江流域經濟合作計劃,都越來越多的將重心往新亭轉移,金山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第十一篇 瘋狂計劃 第九百六十四章 形象工程一定要做
車過飲馬河大橋時,遇到紙廠的老廠長刑愛國騎腳踏車向紙廠方向騎,看到車隊過來,就停下來在路邊張望,等車停下來,看著車窗降下來露出張恪的臉,說道:“我說是誰過來讓趙有倫跟周復陪著,你們這是去看安置區新建的房子?”他認得趙有倫與周復的車。
“嗯!”張恪點點頭,“刑廠長去哪裡,車子捎你一程?”張恪開啟車門請刑愛國上車,張奕下了車將刑愛國的腳踏車丟後備廂裡去。趙有倫、周覆在前面的車裡探出頭來,也沒有下車。
“安置區的新建房子會不會太奢侈了些?”刑愛國鑽進車裡,直截了當的跟張恪說,“上回徐書記過來視察,也覺得一棟樓的錢可以建兩棟樓,就金山可還有好幾萬受災群眾住在簡易棚裡等待被安置呢。”
“房子是香港的慈善基金會負責監督建造的,基金會的那些人都習慣了香港的花花世界,對內地的情況不大瞭解,跟他們討論建房的標準時,就這個標準,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低,”張恪信口跟刑愛國胡扯,“我們這裡建一棟房,在香港只夠買個轉身的角落,基金會的人在金山,你就沒有跟他們好好的溝透過?”
“奶奶的,他們也敢稱中國人,都普通話都說不溜,我跟他們怎麼溝通去?我又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廣東話,”刑愛國的嗓門很大,特別是來了情緒,“不過房子是很漂亮,小區也漂亮,眼饞的人也多……張奕那小子將我家排到第一批裡頭,群眾眼睛都盯著,不好看,我跟家裡人都做好思想工作了,將我家從第一批名單裡劃掉,我上車來就跟你說這事……”
“刑廠長,你也是群眾啊,”張恪笑著搖搖頭,刑愛國這樣的人真是讓人又敬又怕,敬他講原則,又怕他太講原則,“名單都擬好了,劃掉你家,多出一套房給誰家合適?這就憑空製造出許多矛盾來了。刑廠長,你還是陪我先去看房子吧。”
在紙廠西側、將棚戶區推倒重建的安置房小區,張恪一開始就要求當成形象工程來建,不僅是錦湖大規模進入江南省的形象工程,也是徐學平到江南執政地形象工程。
小區按照新城鎮地格局來規劃,從造紙廠廠區東面的紙廠街拐進去,整潔的高階柏油路兩側都鋪植了三四米深的綠化帶,從這裡望過去,一座鋼製的人民解放軍抗洪紀念牌雕塑矗立在街心廣場,圓形的街心廣場四周是四層樓高的臨街商鋪,落地玻璃窗,防盜門也是不鏽鋼網格的,聚集形成一個小規模的頗有氣派的商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