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他的生產成本從銷售價值里扣除,一定還會有一些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就是馬克思所稱的利潤。

換句話說,資本主義者把事實上是由工人創造的價值放進了自己的口袋。這就叫做剝削。”

“我明白了。”

“然後資本主義者又把一部分的利潤拿來做為資本,將工廠加以現代化,以期生產成本更低廉的商品,並藉此增加他將來的利潤。”

“這很合理呀!”

“是的。聽起來可能很合理。但就長期來講,情況卻不會如這個資本主義者想象的那樣。”

“怎麼說呢?”

“馬克思相信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本身有若干內在的矛盾。他說,資本主義是一種自我毀滅式的經濟制度,因為它缺少理性的控制。”

“這對被壓迫者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

“是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因素會驅使它逐步走向滅亡。就這種意義來說,資本主義是‘前進的’,因為它是邁向**的一個階段。”

“你可不可以單一個資本主義自我毀滅的例子?”

“我們剛才說到資本主義者有很多剩餘的金錢。他用其中的一部分來使工廠現代化,可是他也會花錢讓孩於去學小提琴,同時他的太太也已經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方式。”

“哦?”

“他購買新的機器後,就不再需要這麼多員工了。他這樣做是為了要提高他的競爭力。”

“我明白。”

“可是他不是唯一這麼想的人。這就表示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不斷變得愈來愈有效率。工廠也愈蓋愈大,而且在愈來愈少的人手裡集中。那我問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呃……”

“工廠所需的工人愈來愈少,表示失業的人愈來愈多,社會問題將因此而增加。出現這些危機,就象徵資本主義正邁向毀滅的道路。但是,資本主義的自我毀滅因素還不止於此。當愈來愈多利潤必須花在生產工具上,而生產的產品數量又不足以壓低價格時……”

“怎麼樣?”

“……這時資本主義者會怎麼做呢?你能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