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地散去了。
五月大忙之後,秦國在咸陽太廟舉行了冊立太子大典,王子嬴政被立為太子。秦王同時頒發特詔:罷黜教習拘泥的太子傅,改由丞相呂不韋兼領太子傅。旬日之內秦王詔書抵達各郡縣,朝野老秦人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五、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
秋高氣爽的八月,咸陽王城卻是一片陰沉窒息。
方士的丹藥越來越沒有了效力,臥榻之上的秦王嬴異人肝火大做,喘咻咻拒服任何藥石,只叫嚷著看上天要將他如何。呂不韋聞訊連夜入宮勸慰,偏偏都逢嬴異人神志昏昏無視無聽。呂不韋大急,嚴令太醫令務必使秦王醒轉幾日,否則罪無可赦!見素來一團春風的呂不韋如此嚴厲,太醫令大是惶恐,當即召來最有資望的幾名老醫反覆參酌,開出了一個強本固元的大方,每劑藥量足足兩斤有餘。藥方呈報丞相府,呂不韋細細看罷喟然一嘆:“病入膏肓者雖扁鵲難醫,固本培元終是無錯,只看天意也!”太醫館立即將藥配齊交各方會同驗過,連夜送入王城寢宮。太醫令親自監督著藥工將一劑重藥煎好,內侍老總管便喚來最利落的一個有爵侍女服侍奄奄臥榻的秦王用藥。這個中年侍女果真幹練,偎身扶住昏昏秦王靠上山枕,左手攬住秦王肩頭,右手便輕輕拍開了秦王毫無血色的嘴唇,圓潤小嘴從藥工捧著的大藥碗中吸得一口,便輕柔地吮上秦王嘴唇注將進去,片刻之間一大碗溫熱的湯藥喂完竟是點滴未灑。白頭太醫令直是目瞪口呆!
大約一個更次,昏昏酣睡的嬴異人大喊一聲熱死人也倏然醒轉,一身大汗淋漓竟似沐浴方出一般。守侯外間的太醫令驚喜過望,一面吩咐侍女立即預備湯食,一面派人飛報丞相府。及至呂不韋匆匆趕來,嬴異人已經用過了一盅麋鹿湯換了乾爽被褥重新安睡了。喂藥侍女說,秦王臨睡時吩咐了一句,請丞相明日午後進宮。呂不韋思忖一番,到外間吩咐太醫令指派幾名老太醫輪流上心守侯,便心事重重地去了。
秋雨濛濛,緇車轔轔,呂不韋思緒紛亂得如墮迷霧一般。
領政三年,幾經頓挫,呂不韋對秦國可謂感慨萬端。當初邯鄲巧遇人質公子嬴異人時,呂不韋並無經邦濟世大志向,實在是老辣的商人目光使他決意在這個落魄公子身上豪賭了一次。其時所求者無非光大門庭,使呂氏家族從小國商人變為鍾鳴鼎食的大國貴胄,如此而已。然一旦攪入局中全力周旋,歷經十年艱辛險難而拜相封侯,呂不韋的心志竟漸漸發生了自己不曾意料到的變化。光大門庭之心漸漸淡了,經邦濟世之心卻漸漸濃了,偶爾想起當初的光大門庭之求竟只有淡淡一笑了。功業之心的根基,一是呂不韋對秦國政事國情弊端的深切洞察,二是呂不韋內心深處日益醞釀成熟的糾弊方略。若沒有這兩點,呂不韋自然也就滿足於封侯拜相的威赫榮耀了。至於國事,依照法度便是,自己完全可以不用操勞過甚。在事事皆有法式的秦國,做一循例丞相是太容易了。至少嬴異人一世不會罷黜他,縱是嬴異人早逝少年新君即位,自己憑著三朝元老的資望,至少也還能做得十年丞相。一生做得十三年大國丞相,已經是大富大貴之顛峰極致了,夫復何求?果能如此想頭,呂不韋便不是呂不韋了。呂不韋的迷茫在於:嬴異人若果真早逝,自己治秦方略的實施便將大為艱難,如果自己的獨特方略不能實施,而只做個依法處置事務的老吏,實在是味同嚼蠟,何如重回商旅再振雄風?至少,風險叢生的商旅之道使人生機勃勃,強如板著老吏面孔終老咸陽。
王子嬴政的眩目登場加深了呂不韋的憂慮迷茫。
秦國為政之難,便是不能觸法。無論事大事小,只要有人提及法式之外的處置,立即便有顛覆秦法之嫌,朝野側目而視,直將你看作孔孟復辟之徒!百餘年來,秦法以其凝聚朝野的強大功效,已經成為秦人頂禮膜拜的祖宗成法,歷經秦昭王鐵碑勒誓,秦法更成為不可侵犯的聖典。呂不韋幾次改變成法而從權處置重大國事,雖則每次都是艱難周折,然終是成功且未被秦國朝野指為壞法復辟,實在是秦國之奇蹟!正是這種被視為奇蹟的結局,既加深了呂不韋的憂慮,也增強了呂不韋的自信。憂慮加深者,秦國朝野求變創新之潮流已見淡薄,固守成法之定勢已經大行其道,若需改變,難之難矣!自信增強者,幾次特例破法實實在在證實,諸多朝臣國人並非發自內心的事事護法,變之適當化之得法,糾正秦法弊端不是沒有可能的。然王子嬴政在考校中大獲朝野讚許的的言論見識,卻使呂不韋敏銳捕捉到了一個訊息:王子政少學以《商君書》為聖典,視秦法為萬世鐵則,更兼其秉性剛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