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章 黃河大橋竣工

極大威脅。

面對這一挑戰,工程師們決定採用樁基施工法,利用冬季水淺的有利時機,築起圍牆抽水,清理出施工區域。然後,他們將橋墩深深打入河底岩石層中,再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確保橋墩的穩固。

這一過程充滿了危險與不確定性,工匠們不僅要面對寒冷的侵襲,還要時刻警惕圍牆被沖垮的風險。然而,正是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與精湛的技術,他們成功地將一根根樁基打入河底,為大橋的穩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樁基、橋墩施工完成後,接下來的任務便是橋面的架設。工程師們根據黃河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橋樑的跨度和結構形式。他們採用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架,這種結構不僅承載能力強,而且能有效抵抗黃河水流的衝擊,確保大橋在洪水季節也能安然無恙。

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他們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將整座大橋的橋面架設完畢,來到了竣工驗收的環節。

這座橫跨黃河的宏偉大橋,巍然屹立於波濤洶湧的河面之上,與那些靜謐於小河上的簡陋木橋、古樸石拱橋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漢末三國這個歷史風雲變幻的時代節點上,洛陽黃河大橋無疑是一項震古爍今的超級工程,它不僅是華朝第一座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現代化超長大橋,更是這個時代工程技術與智慧的巔峰結晶。

大橋南北全長六里有餘,雄渾壯闊,宛如一條巨龍橫臥於黃河之上。99個橋墩堅如磐石,高聳入雲,每個橋墩都高達15米,彷彿是天地間的支柱,穩穩地支撐著這座巨龍般的橋樑。橋面寬度達6米,設計精巧,既可供馬車雙向通行,又設有人行道,供行人悠閒漫步。橋孔寬敞,足以讓千噸大船暢通無阻,展現了華朝工匠們的卓越才智和非凡技藝。

如今的黃河還能通航大船,皇帝張循不想將來看到黃河斷流、不能通航,因此對黃河上游植被保護也越來越嚴。

張循深知,黃河的通航能力與其上游的植被狀況息息相關。一旦上游植被遭到破壞,泥沙將如脫韁野馬般奔騰而下,河道將日漸淤塞,最終影響到黃河的通航。

因此,他大力宣傳保護黃河的重要性,並採取了一系列嚴厲措施,以確保上游植被的完好無損。同時,他還積極推廣煤炭取暖,以減少對木材的依賴,從而保護黃河的水量和水質。

建設大橋,不能以阻斷黃河通航為代價。所以,橋墩才建得這麼高大。

太平十年(203年)十一月十八日,這個日子將被永遠銘記在華朝的歷史長河中。這一天,洛陽黃河大橋迎來了它竣工通車的盛大儀式。

皇帝張循親自乘坐金碧輝煌的龍輦,緩緩駛向大橋。兩岸的軍民早已翹首以盼,他們身著節日的盛裝,手持彩旗和鮮花,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當張循的龍輦出現在竣工儀式現場時,整個現場沸騰了,歡呼聲、掌聲如雷貫耳,震撼人心。

在主持人的邀請下,張循親自剪綵並宣佈大橋正式通車。然後,他攜皇后甄宓登上龍輦,緩緩駛過這座凝聚著無數工匠心血和汗水的大橋。

龍輦行至大橋中央時,張循面帶微笑,向兩岸的軍民和橋上行人道上的人們揮手致意。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深知這座大橋的建成將對華朝的經濟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龍輦的緩緩透過,兩岸的軍民更加歡呼雀躍,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他們紛紛湧向橋頭,爭相目睹這座新建成的大橋的風采。許多人還帶來了自家的酒食和特產,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和自豪。

在南橋頭的廣場上,一位老工匠激動地站了出來。他穿著工裝,滿面風霜,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高聲說道:“這座大橋的建成,是我們所有工匠和工程師的心血和汗水!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奮戰,終於為華朝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和激動,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

一位年輕的商人也高聲說道:“這座大橋的建成,將極大地促進南北交通的便利!我們商人再也不用為渡河而煩惱了,可以直接透過大橋到達對岸,大大縮短了運輸距離和時間成本。這將極大地促進貿易的繁榮和發展!”

他的話音剛落,便贏得了在場商人們的熱烈響應和歡呼。

兩岸的軍民紛紛湧向橋頭,爭相體驗踏上這座現代化大橋的感覺。他們或步行、或騎馬、或乘坐馬車,在大橋上暢遊無阻,感受著這座大橋帶來的便捷和舒適。

他們知道,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