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蕤丟了相縣後,並沒有撤到譙縣幫李豐一起守豫州城。
在被孫策背刺的情況下,袁術感到了更大的危險,因此下令讓橋蕤撤退到淮河防線幫忙守淮,不讓華軍渡河,保護壽春,騰出更多兵力預防孫策。
這讓徐晃、文丑兩人的南下之路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太大的阻礙,畢竟都是些小縣城,袁術也沒有兵力去每個縣城都駐重兵把守。
就在文丑、徐晃高歌猛進的時候,呂布、樂進還在每天慢悠悠地用投石機拋射炸彈嚇人玩,然後小股部隊試探性攻城,像是在完成例行任務一般。
得到文丑、徐晃高歌猛進的訊息,李豐覺得自己已經看穿了呂布、樂進的意圖,就是圍困豫州城,不強行攻打,避免華軍過度傷亡,然後等待文丑、徐晃渡過淮河,拿下壽春,俘虜或殺死袁術後,他李豐自然就只能帶領這豫州城裡的十萬守軍投降了。
這是要逼降他的節奏。
自以為洞察了呂布、樂進的意圖,李豐也鬆了口氣,覺得這樣每天應付差事也不錯。反正他不會上城牆,不會像紀靈那樣被呂布遠端弓箭射殺就行了。
剩下的,就只用等待壽春的訊息即可。等文丑、徐晃攻破壽春,逼降袁術後,他再投降,也不算背主。
然而,他卻並不知道,呂布、樂進每日的小規模攻城,只是在根據皇帝張循的指示故意打造慣性、麻痺他而已。
文丑、徐晃僅僅四萬軍隊,沿途攻下來的城池再放一點兵力維持戰時秩序,到了淮河邊上不知道還有沒有三萬。這點兵力,要渡淮河攻打壽春,還是有點兒勉強的。
只有呂布、樂進攻下豫州城,然後率軍南下回合,一起渡淮河、攻打壽春,才更加穩妥。
有張循的系統提問,自然是知道什麼時候豫州城城防最空虛,哪面城牆最容易攻進去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進入了太平二年的十二月(臘月),天空偶爾開始飄起了雪,寒風凜冽,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蘊藏著華軍的金戈鐵馬。
十二月初三晚上後半夜,天空黑漆漆的,沒有一點兒光亮,豫州城東面城牆上,守軍士兵們在馳道上燒起了一堆一堆的篝火,圍坐在一起烤火取暖。
他們可沒有華軍士兵那麼好的待遇,穿那麼好、那麼厚的衣服。何況,即使衣服厚點兒的基層軍官,在這城牆上寒風吹著,也是冷得發抖,不烤火不行。
反正這幾天下來,華軍都是白天趁中午氣溫稍微暖和一點的時候攻一下,攻不上來就快速撤退回去了,晚上是沒發生過任何意外的。
因此,本應該站在垛口處執勤,警惕華軍晚上夜襲計程車兵,都去烤火了。哪怕有人偶爾站起來向城牆下看一眼,也是黑漆漆的啥都看不見,隨後立馬又轉頭過去烤火了。
寒冷加上時間來到了後半夜,哪怕白天補了覺、專門來晚上執勤計程車兵,也是一個個瞌睡蟲造反,無精打采的。
部分人靠在牆上,甚至已經睡著了。
他們卻不知道,幾隊華軍工兵已經抬著雲梯悄悄來到護城河邊,將梯子搭在護城河上,放上一塊一塊的木板,讓大部隊渡護城河,再將上端裹了布的雲梯搭在城牆上,開始爬雲梯攻城。
一名正在聽什長吹牛的守軍士兵突然耳朵一動,好像聽到了城牆下傳來的異常聲音,於是站起來走到垛口處伸頭向下望去。
結果頭剛伸出去,就突然被人一刀砍了過來,瞬間脖頸噴血,慘叫著倒了下去。
這一聲慘叫,喚醒了城牆上守軍,大家大呼小叫著紛紛拿起武器試圖守城,並有人吹響了示警的號角,瞬間傳遍全城。
但華軍先登敢死隊的勇士已經有人爬上了城牆,站穩了腳跟,後面的戰友源源不斷地爬上來,城牆上這些麻痺大意的守軍士兵哪裡來得及將他們趕下去?
另外,見已經有先登士兵登上了城牆,開啟了一個口子,呂布一聲令下,頓時佈置在東城外的3萬大軍如同沉睡的巨龍猛然甦醒,發出一陣嘶吼聲,向豫州城東城門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
戰事已開,火把都被點了起來,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整個戰場,大型渡濠車開始被推到護城河邊,架起簡易木橋,大部隊源源不斷地渡河,從各段城牆處開始爬雲梯攻城。
還有另外兩萬華軍,也從北面、西面城牆開始了攻城,全部傾巢而出,全力以赴。
守軍絕大部分都在睡夢中,被這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攻勢打得措手不及,只能倉促應戰。守將李豐在睡夢中被親兵叫醒,雖竭力調兵遣將,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