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聯合投資拍攝,耗資35億,拍攝時間三年,結果上映已經十天了,票房大跌,網上都是在罵的。
各大網站的留言不堪入目,電影的口碑塌了,票房也塌了。
作為中方主投的中影吃了大虧,還是他一力定下來,獨吞的專案。
中影投資超過一億多啊,這筆錢回不來了。
要不是他之前的電影賺錢,就這部電影虧損就足夠讓他下去。
現在影視圈那個公司不是在嘲笑他,等著看他笑話。
“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錢信身上,那部電影才是希望,才是真正的商業電影,能走向世界的電影。”
韓三坪不由得想起十多天前看過的《不要回答》,兩者一比較,簡直沒得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他後悔啊,為什麼會相信大詩人。
“韓總,錢導來了。”秘書敲門進來道。
“快,請人進來。”韓三坪連忙道。
門推開,錢信帶著寧昊和黃博進來,看到錢信進來韓三坪臉上立即掛上笑容,同樣他好奇的看向寧昊和黃博,寧昊他見過,一個小導演,黃博則是完全沒有印象。
“我正在唸叨你呢,你就來了。”韓三坪起身招呼錢信去沙發那邊。
“韓總唸叨我?唸叨我什麼?”錢信詫異道。
“還不是你那部電影,《無極》我算是栽跟頭了,現在只能把希望寄託於你的電影。”韓三坪直言不諱道。
“別,韓總您別這樣想,您要是這樣想我的壓力會很大。”錢信連忙擺手。
別人成名是膨脹,他成名不一樣,他是害怕。
因為上輩子自己也沒成名過,再說了,除了《寄生蟲》之外,剩下的兩部電影都是他自己編劇自己導演。
老實說沒有把握,第二部電影為什麼選擇廣告電影,就為了讓自己有商業價值。
不然只能拿獎是得不到資本的投資。
正是因為他能拿獎,還能拿到票房,所以他第三部電影投資才能輕鬆拿到3億的投資,各家電影公司願意給他投錢。
然而壓力一直存在,他害怕有一天失敗,就像是老謀子十月的《千里走單騎》還有現在凱歌導演的《無極》一樣,跌入神壇了。
恐懼和害怕才是他最真實的心裡寫照,如果不對市場存在敬畏,反倒學馮小鋼把責任推給觀眾,那絕對不是好導演。
:()重回華娛2003,我是七代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