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自愧不如

【司馬懿:“今後,再有妄動者,立斬不赦!”】

【而另一邊,諸葛亮大獲全勝,於是準備和姜維進行商議。】

【突然聽到一個意外的訊息。】

【“丞相,張苞將軍在成都她....”】

【諸葛亮大急:他怎麼樣?】

【“他傷勢過重,去世了。”】

【此話一出,諸葛亮也是直接暈了過去。】

【從此也是臥病不起。】

【自知不能理事的諸葛亮,也是開始傳喚眾人商議退兵之策。】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蜀軍也是退回了漢中。】

【至此,第三次北伐也是就此終止。】

【一年之後,曹真痊癒,上表請伐西蜀。】

【魏主曹叡封曹真為大都督,司馬懿為副都督,率兵四十萬,出長安。】

【而此時諸葛亮的病情也是好轉,聽聞此訊息,也是想到了退敵之策。】

【隨後,諸葛亮命令王平張疑領兵一千,去守陳倉古道,如此也是迫使二人惶恐不已。】

【一千人馬如何抵擋四十萬魏兵?】

【諸葛亮:“兵不在多,一千人足矣。”】

【王平:“丞相,若是想要殺我二人,就請在此下手。”】

【“一千兵馬去抵四十萬魏軍,我實不敢去。”】

【諸葛亮聞言,哈哈一笑,解釋道:“我昨日已經夜觀天象,料定近期必有連綿大雨,魏軍雖有四十萬,但也不敢冒入山險之地。”】

【“故而不用兵多,率領一千人馬可放心前往。”】

【“以十萬之眾,以逸待勞,則可勝魏兵四十萬。”】

【二將聽聞也是不由得大喜。】

【隨後也是領命前往。】

【事實也是和諸葛亮所說一樣,天氣預測相當準確。】

【魏軍果然是遭遇大雨困擾,一個個也是被淋成了落湯雞。】

【司馬懿見狀,也是建議曹真暫且退兵。】

【待風雨過後,再次行走。】

【曹真聞言,果斷從之。】

【很快,訊息也是傳到了諸葛亮那裡。】

【得知對方已經開始撤兵。諸葛亮也是有些擔心,王平此時若是追趕,敵軍必定有準備。】

【於是也是立刻讓王平不必追擊,任憑魏軍退走。】

【魏延對此表示十分的不解。】

【他認為,魏軍冒雨而退,剛好可乘勝追擊。】

【於是詢問丞相為何不派兵追趕。】

【諸葛亮解釋:“司馬懿善於用兵,必設伏兵於途中。”】

【“我軍若是追趕,定中埋伏之計。”】

【“不放魏兵平安退去,我卻分兵直出斜谷,而取祁山。”】

【魏延聽聞,心中也是相當疑惑。】

【魏延:“丞相,攻打長安,不止一條路,為何丞相只取祁山?”】

【隨即,諸葛亮也是再次解釋。】

【諸葛亮:“祁山乃長安之門戶,隴西諸君,倘有兵來,必經此地。”】

【“再者,祁山前臨渭河,後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

【“乃用武之地,故先取此處,可得地利。”】

【幾人聞言,也是若有所思的點頭。】

“.....”

彈幕:

--“你們發現了沒有,諸葛亮的決策他們每個人都搞不明白,都是若有所思的點頭。”

--“沒辦法,諸葛亮神人一個,太厲害了.”

--“還是想象不到這麼厲害的人最後竟然會輸,真是想不到。”

--“這就是所謂的天命吧。”

“......”

【此時,天氣已經晴朗,魏軍在撤退途中。】

【司馬懿眼看諸葛亮並未派兵追擊,料定其中必有詭計。】

【曹真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他認為仲達疑心太重,而司馬懿斷定,諸葛亮必定料到魏軍有伏兵。】

【因此也是不派兵追趕。】

【他是想待魏軍遠去後,再去奪祁山。】

【曹真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連綿秋雨後,蜀軍也同樣飽含其苦。】

【如此也是不能立刻出兵。】

【然而,司馬懿卻推斷,諸葛亮從斜谷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