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變化,對於封鹿還是客客氣氣,卻已經沒那麼熱情了。
&esp;&esp;這也難怪,封鹿雖然經過臺灣一戰,有些意氣消沉,但是心裡卻想的極為通透,臺灣鄭家的兵力並不弱於吳三桂,如果也舉兵起事,突然襲擊東南沿海,其戰績絕不在吳三桂之下。
&esp;&esp;但是他們完全忘記了另外一點,吳三桂經營雲貴多年,擁有的不僅僅是鉅額的財富,他還有能征善戰的將領,和文武全才的四個女婿。
&esp;&esp;而轉頭看看臺灣這一面,根本沒有獨當一面的人才!
&esp;&esp;陳近南是天地會總舵主,但並不是統帥大軍的上好人選,他內政尚可,要他征戰,卻是有些為難。
&esp;&esp;鄭克塽更是凡人一個,且不論貪生怕死,就是他的見識也遠遠不及普通的大將,統帥大軍更是不可。
&esp;&esp;鄭克塽的師傅馮錫範,更是心狠手辣,如果為武林人士,自然算得上一時之雄,但是如果征伐天下,他是不行的。
&esp;&esp;唯一可以用的施琅,已經被華山派收入了門牆,更別說鄭克塽之前極為看不起施琅,就算是施琅現在重新迴歸鄭克塽麾下,他也不會重用。
&esp;&esp;想要反攻,但是連一個合適的統帥都選不出來,還想統一天下,談何容易?
&esp;&esp;封鹿等人都存著觀望的態度,眾人都知道歷史,心裡自然不相信,歷史會這麼容易改變,但是就在眾人觀望的時候,大清王朝再次發生了巨大的地震!
&esp;&esp;王/輔/臣叛亂了!
&esp;&esp;王/輔/臣可是了不得的人,早年追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為人嗜賭,常常一擲千金,後來投靠了一個王姓將領做了乾兒子,這才改姓王。
&esp;&esp;王/輔/臣追隨明末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造反,縱橫馳騁,無人能敵,清軍見了王/輔/臣,就馬上直叫:“馬鷂子至矣。”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親征未能奏效,王/輔/臣因而一戰成名。不久投降於阿濟格,免於被誅,沒入辛者庫為奴。
&esp;&esp;多爾袞死後,輔臣獲得順治重用,監臨洪承疇部,後洪承疇保舉王/輔/臣做總兵官;平西王吳三桂極力籠絡,以後王跟隨吳三桂入緬甸,擒獲南明永曆。康熙即位後,調王/輔/臣為陝西提督,鎮守平涼。
&esp;&esp;三藩之亂兵起,吳三桂給王/輔/臣信,請他出任總管大將軍,當時康熙囑咐王/輔/臣和張勇一起負責陝西的軍務,遇事聯銜會奏,張勇是老資格的名將,以前隸屬清初名臣孟喬芳,以後做到雲南提督,號稱是“久鎮甘肅,威名素著,屬番臣服”王/輔/臣居然沒有和張勇打招呼就讓兒子王繼貞把吳三桂的招降書送給了康熙皇帝。
&esp;&esp;康熙皇帝當時正焦頭爛額,四處應付,得到了這樣的訊息,自然心中大喜,王/輔/臣對他表忠心,自然要有獎勵,立刻就封王繼貞為太僕卿,賞給王/輔/臣三等子爵。
&esp;&esp;王/輔/臣憑藉著一封書信,獲得瞭如此高官厚爵,自然就引起了張勇的不滿,張勇的軍功本來在王/輔/臣之上,也才是三等男爵,現在看到王后來者居上,而且這麼邀功心切表現的這麼明顯,張勇就非常惱火的說:“好啊,看我們誰最後是忠臣。”就此和王/輔/臣生了嫌隙。而王/輔/臣也不知道。王/輔/臣的兒子王繼貞被皇帝留在北京算作一個軟人質。就在這時候,四川提督鄭蛟麟因為響應吳三桂的叛亂以致於四川屬地淪為人手,康熙非常焦急,立刻派遣重臣莫洛出京擔任大學士管理經略事宜,莫洛是原來的鰲拜一黨,鰲拜被調出山海關抵抗大明軍隊之後,莫洛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了康熙一派的重要支持者,撤藩時莫洛和明珠、米思翰三人支援康熙,所以,康熙把他看作是不同一般的重臣,賦予他全權調動山西陝西的兵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莫洛與張勇這些人是關係很好的,為了方便指揮,就讓他去了。
&esp;&esp;然而康熙沒有考慮到王/輔/臣這一面的事情,或者說考慮的不多。王/輔/臣以前和莫洛有過節,而莫洛和張勇關係又非常好,張勇新近和王/輔/臣又結了仇恨,這還在其次,主要是莫洛這個人是滿洲世家,因為本身的滿漢的偏見,對戰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吳三桂造反時,清朝入關不過三十年,滿漢之間的隔膜還是很深的,特別是像莫洛這樣的世家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