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既要 又要 還要

“爺爺,我到了。不過門口的警衛說,必須讓裡面的人出來接。”

榮鋒有點鬱悶,自己明明是被領導召見,可到了迎賓館,連門都進不去。

自己好話說的唾沫星子都快乾了,可人家警衛就兩個字——不行。

迫不得已,榮鋒再次打給了爺爺,只能請老爺子跟領導說一下。

“小鋒,你稍等幾分鐘,領導剛已安排人去門口接你了。”

“好的,謝謝爺爺。”

“小鋒,千萬要記住啊,等下過來聊的時候不要慌,和領導正常聊天就行。”老爺子再次叮囑榮鋒道。

榮鋒心裡想,老爺子應該是擔心自己待會兒的表現。

也對,這會兒自己的親孫子就是家族的臉面,講得好代表自己家族調教的好。反之,丟的可是家族的臉面。

迎賓館內的某個房間,榮安國正和某中央領導坐在沙發上私聊。

兩人憶往昔,暢未來,榮安國是好久沒有聊的這麼痛快了。

領導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看似非常無心地問:“安國啊,我聽省裡的領導說,你家的小孫子把美國的微軟給拉進來投資了,是不是?”

榮安國聽了之後明顯一愣,榮鋒這小子可告訴他,於是他疑惑地說:“宋部長,這是不是確切的訊息?那小子可一個字都沒跟我提。”

“安國,你看你又來了,跟你說了多少次,我們兩人之間私下閒聊,就以兄弟相稱,不搞那麼多繁文縟節。”

“哈哈,好的,成哥。我也是年紀大了,記性有點不太好。不過你老哥現在貴為科技部的部長,我一個平民,能跟你稱兄道弟,也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你年紀大?那我呢?你這不是變相地在說我老嗎?”

“哎,成哥,我可不是這個意思,這都是你說的啊,哈哈。”榮安國戲謔道。

“哈哈,那是我誤會了。”宋部長也大笑了起來。

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不同尋常,可以說非常親密。

榮鋒也是後來才聽爺爺講,他和這位中央領導之間的親密關係。

原來,老爺子嘴裡的這位成哥,名叫宋成,年輕的時候,也是廣城市政府裡的一個小科員。

70年代末,當華夏全國還沉浸在爭論“個體戶僱傭超過7個人算不算剝削”時,受到香港開放務實之風影響的南粵省,則率先解放思想,提出了“私營經濟”的概念;當時,廣城市的個體戶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榮安國也是踏著這股春風,去政府辦理登記,當起了個體戶。

而當時辦理的人正是宋成,兩人因此認識。

進入80年代,全華夏掀起了“姓資姓社”的大辯論,而且一度在南粵省風靡一時,但榮安國卻沒有時間去參與這些“口水仗”,他每天想的就是:什麼能夠賺錢,他就做什麼。

宋成在當時可是為數不多的大學生,有頭腦、有思想,但是沒人脈,所以一開始只能在政府裡從低層做起。

榮安國經常有事沒事,跑去向宋成請教,問題一般是國家政策,或者是發財的路子等。

這一來二去,兩人的關係便慢慢熟絡了起來。

後來,榮安國在宋成的建議下,開始成立鄉鎮企業。

因為根據宋成的觀察,港澳臺資企業正透過在華夏開立工廠,形成“前店後廠”的產業分工,以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進行高速發展,好多鄉鎮企業就透過“三來一補”的模式做大做強,榮安國的榮氏就是其中的一員。

說到這“三來一補”,榮鋒在後世還專門研究過,全稱是:“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

這種方式是華夏在改革開放初期嘗試性地創立的一種企業貿易形式,為當時全華夏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可以說,榮氏家族企業的成功,宋成在後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曾經,榮安國也向宋成提出讓他離開編制,請他加入榮氏並送他股份。可是,高人的想法確實高人一等。

宋成並沒有答應,而是繼續留在政府裡。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席捲南粵,政府的工作也逐漸讓他如魚得水,他所處的位置也迅速水漲船高。

不同的人,追求不一樣。

有的人想錢,有的人想權,有的人兩者皆想。

所以,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請問,你是榮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