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張溫在城下聽得清清楚楚,聽見董後直接開口封他為侯心中暗喜,不過面上卻不動聲色,向董後拱了拱手,“臣願為我大漢肝腦塗地,為陛下和太皇太后效死。”
等到城門大開,張溫這才施施然的帶著孫堅和親兵催馬緩步入城。入了宮中,新帝做於上首,不安分的扭動著屁股,彷彿那龍榻之上有釘子一般,讓他坐立不安。董後坐在少帝一盤,用手按住不安分的新帝,讓他老實了下來,可是新帝亂轉的眼珠卻也出賣了他的內心。
張溫看著這個奇怪的祖孫兩人,心中暗暗嘆氣,面上卻越發恭敬。
“張愛卿,如今漢室衰微,新帝遷都長安,一切還得仰仗張愛卿操持,本宮記得愛卿在大司農一位上做過許多年,想來對治國理政當有獨到見解。”
張溫連稱不敢,心中卻在尋思董後為何要與他說起這個。不過也無需他再多想,董後便已揭開了謎底。
“張愛卿,自武帝后,我大漢便不再設丞相一職,可如今董卓亂朝,導致天下紛亂,我大漢急需一人以強勢手腕力挽狂瀾,挽我漢室江山,本宮以為愛卿才德兼備,可以為我皇家臂助,因此本宮意欲封愛卿為丞相,輔佐新帝中興我大漢,不知愛卿意下如何啊?”
因為丞相的權利太大,能統管朝中一應大小事務,幾與帝王比肩,所以自武帝起,漢朝便不再設丞相一職。董後明知設立丞相會到這其權利太大,到最後尾大不掉,可是如今大漢風雨飄搖,若是隻靠這個五歲的新帝,只怕大漢亡國亦不遠已,況且這新帝還是個假的,董後可不希望大漢亡在了他的手裡。既如此不若讓張溫先行代理朝政,至少要將這大漢保住,至於以後會不會尾大不掉,等以後再說。以董後的眼光來看,張溫此人手段能力都不差,更難得的是懂得隱忍,否則也不至於能混跡朝堂這麼多年。只是如此能忍的人物,不是大忠便是大奸,董後心裡自然是傾向於後者。在宮中生活久了,再加上有了董卓這個先例,董後一向都是以最壞的角度去揣測他人。所以其實封張溫為丞相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但董後卻不得不如此,這不得不說是在飲鴆止渴,但是董後除了一口乾了別無選擇,比起大漢亡國來說,有一個強權的丞相多少還能維護住大漢王朝的體面。
董後也不是沒想過別的辦法,比如聯絡張平,讓真劉協登基稱帝,可是董後身邊一來根本聯絡不上張平,二來也無可用之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董後不得不低頭認了這個假劉協,維護住皇室的尊嚴。
張溫心中也是百轉千回,能夠大權在握自然讓他欣喜,他所求也不過如此,如今有了實現的機會,他自是想要抓住,只是如今的天下已經不像數年前靈帝在位時那般,而是千瘡百孔,最重要的是他這個丞相之下連百官都湊不齊,這說出來就有點尷尬了。
董後看出了張溫的猶豫,卻不想給他考慮的機會,直接便又開口道:“張愛卿,這城中,一應事物還請愛卿多多費心,至於馬騰、呂布二人皆是勇猛善戰之事,如今我朝用人之際,愛卿與他二人此前若有嫌隙,還望愛卿擔待包涵一二。”董後原本想讓張溫主政,讓他將兵馬交由馬騰、呂布二人統領,不過一想這樣張溫必然不會答應,沒準還會引起張溫的反感,董後索性也就不說此話,只是叮囑張溫與馬騰、呂布盡釋前嫌,勿要再內耗。
張溫想了想,終於還是動了心,向著董後和新帝拜倒,接下了董後的封賜。
公元一九零年,初平元年七月,新帝遷都長安,封張溫為丞相,晉溫候,總領朝中一應事務;封馬騰為車騎將軍、涼州刺史,晉新息候,統領涼州兵馬;封呂布為前將軍,執金吾,冠軍候,護佑新帝及二後周全。封孫堅為後將軍,城門校尉,總督長安城防。其他跟隨張溫的一應下屬包括王匡、鮑鴻、夏牟諸人皆各有封賞。
這邊長安訊息剛剛傳出,那便弘農的董卓也是不甘寂寞。弘農是個小城,並不大,比起雒陽、長安這種都城來說,卻是小了不止一籌,不過即便如此,董卓在佔據了弘農後,亦是不甘於此。他出逃雒陽時從雒陽卷積了大量的財富,他便命人營造宮殿,擴建城池。同時因為有百官在手,董卓又豈能看著長安那便把自己撇開。不知道董卓從哪再次找來一個四五歲的孩童,直言此乃新帝,讓百官朝見,百官其實並未見過真正的劉協到底長什麼樣,如今在董卓的逼迫下,董卓說誰是新帝誰就是新帝。
百官為董卓所逼使,不得不低頭,承認了董卓所指的新帝劉協。於是同年八月,董卓宣佈新帝遷都弘農,董卓自領丞相、太師,郿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