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章 有瞽在周,雅樂盛禮

西周的鎬京,陽光灑在巍峨的宮殿之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輝。周成王姬誦,這位年輕而富有抱負的君主,欲以禮樂治天下,使周室之德化遍傳四方。

一日,成王與周公旦商議道:“朕聞雅樂可和神人,序尊卑,欲使我大周禮樂興盛,當如何為之?”

周公旦沉思片刻,進言:“陛下,可先召集天下瞽者,於太廟之中奏響雅樂,以昭告天地祖宗,亦使萬民觀禮,曉禮樂之美,知大周之盛。瞽者雖目不能視,然其聽力敏銳,心無旁騖,能通音律之妙。如《有瞽》所云:‘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肅其容。’此乃雅樂之盛景,必能震撼人心。”

成王點頭稱是,“善。便依卿言,速速籌備。”

於是,朝廷頒下旨意,召集各地瞽者。訊息傳開,瞽者們紛紛響應,從四面八方趕來鎬京。他們或由家人攙扶,或結伴而行,雖目不能見,卻心懷對雅樂的熱愛與對周室的敬意。

在鎬京的太廟前,臨時搭建起了一座宏大的樂臺。樂臺以珍貴的木材搭建而成,裝飾華麗。臺上擺放著各種精美的樂器,有巨大的編鐘,鐘身刻滿了古老的符文,彷彿在訴說著周室的歷史;有精緻的石磬,磬石質地溫潤,敲擊之聲清脆悅耳;還有一排排的簫管,竹身修長,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樂臺的四周,懸掛著華麗的帷幔,隨風飄動,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息。

數十名瞽者匯聚於樂臺之下,他們身著素色的長袍,雖眼盲卻氣質不凡。這些瞽者皆是各地精通音律之人,有的擅長撫琴,有的精於吹簫,有的則對鐘磬之音有著獨特的感悟。

其中有一位名叫師曠的瞽者,他來自晉國,聲名遠揚。師曠自幼失明,但對音樂有著極高的天賦和熱情。他曾遊歷四方,學習各地的音樂文化,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此次應召而來,師曠心中滿是期待,他希望能在周室的太廟之中,奏響那震撼人心的雅樂,為周室的禮樂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太廟之內,成王率領著群臣、王室宗親以及諸侯們,莊嚴肅穆地等待著雅樂的奏響。眾人皆身著華麗的禮服,頭戴冠冕,靜靜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凝重而神聖的氣息。

當一切準備就緒,師曠走上樂臺,他以手輕輕觸控著樂器,感受著它們的形狀與質地,彷彿在與這些樂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隨後,他站在樂臺中央,抬起頭,面向太廟的方向,深吸一口氣。

隨著師曠的手勢,樂師們開始奏響雅樂。首先是編鐘那雄渾而悠揚的聲音響起,鐘聲迴盪在太廟之中,彷彿穿越了時空,將人們帶回到了古老的歲月。鍾音高低錯落,或如洪鐘大呂,震撼人心;或如潺潺流水,輕柔悅耳。接著,石磬之聲與之相和,磬音清脆,如珠落玉盤,為鍾音增添了幾分靈動與優雅。

簫管之聲隨後而起,簫管的音色婉轉纏綿,如泣如訴。樂師們吹奏著不同的曲調,有的歡快愉悅,彷彿在描繪著周室的繁榮昌盛;有的低沉悠揚,似在訴說著先人的功績與艱辛。各種樂器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和諧而美妙的樂章。

“喤喤厥聲,肅肅其容。”在樂聲中,眾人皆沉浸其中,表情莊重而肅穆。成王站在最前方,他微微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著雅樂的魅力。那樂聲彷彿化作了一股無形的力量,注入他的心田,使他更加堅定了以禮樂治天下的決心。

群臣和諸侯們也都被雅樂所震撼,他們心中湧起對周室的敬畏與忠誠。在這雅樂聲中,他們感受到了周室的強大與文化的深厚底蘊。

而在太廟之外,百姓們也紛紛聚集而來,他們站在遠處,靜靜地聆聽著雅樂。雖然不能進入太廟,但那樂聲依然清晰地傳入他們的耳中。百姓們臉上露出驚歎與崇敬的神情,他們為自己是周室的子民而感到驕傲。

在樂臺之上,師曠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之中。他的身體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晃動,雙手在樂器上自如地舞動著。他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音樂,用音樂去表達對周室的祝福與敬意。

隨著雅樂的演奏進入高潮,樂聲越發激昂。編鐘的敲擊聲愈發急促有力,石磬的節奏也加快了許多,簫管的吹奏更加高亢嘹亮。整個太廟都被樂聲所籠罩,彷彿沉浸在一片音樂的海洋之中。

演奏完畢,樂聲漸漸消散,但那震撼人心的感覺卻久久縈繞在人們的心頭。成王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神中透著滿意與欣慰。

“此雅樂之盛,實乃我大周之福。朕望以此為契機,使禮樂之風吹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