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進宮面見厲王。
“陛下,百姓們只是被逼無奈,才前來請願。陛下若此時動用武力,只會讓百姓們更加離心離德。請陛下三思啊!”尹吉甫苦苦哀求道。
厲王看著尹吉甫,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尹吉甫是為了他好,可他又不想在百姓面前示弱。最終,厲王做出了一些讓步,他下令減輕了部分賦稅,釋放了一些因賦稅問題而被關押的百姓。
百姓們得知這個訊息後,歡呼雀躍。他們對尹吉甫充滿了感激,也對未來有了一絲希望。阿誠看著這一切,心中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要想真正改變國家的命運,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尹吉甫繼續在朝堂上勸諫厲王,希望他能夠徹底改變統治方式,施行仁政。阿誠則在民間積極傳播知識,教導百姓們讀書識字,希望能夠提高百姓們的素質,讓他們更好地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然而,厲王的內心深處,並未真正接受這些改變。他只是在表面上做出了一些讓步,暗地裡卻在謀劃著如何重新加強自己的統治。
尹吉甫察覺到了厲王的心思,他深知,若不徹底改變厲王,周王朝遲早會陷入更大的危機。於是,他決定聯合朝中的一些忠義之士,共同對厲王進行最後的勸諫。
他們精心準備了一份詳細的治國方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闡述瞭如何使國家繁榮昌盛,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尹吉甫帶著這份方略進宮面見厲王,他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希望能夠打動厲王的心。
厲王看著尹吉甫和那份治國方略,心中有所觸動。但他的驕傲和固執,讓他難以完全放下架子,接受這些建議。他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周王朝的命運,也在這一刻懸在了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