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修德政、順天命的理念治理國家。他定期到宗廟祭祀,感謝上天的庇佑與祖先的護持。在宗廟中,他望著那莊嚴的祭祀器具,心中默默祈禱,願周室能夠永遠傳承下去,不負天命。
而子淵在農業與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豐邑的農田年年豐收,百姓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學堂裡培養出的學子們,有的入朝為官,為國家效力;有的回到家鄉,傳播文化知識,使整個周室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王漸漸老去。他看著日益繁榮的周室,心中感到欣慰。他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康王姬釗,並在臨終前叮囑他:“兒啊,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你要繼續修德政,保我大周江山社稷,不可懈怠。”
康王銘記父親的教誨,繼位後繼續推行德政。在他的治理下,西周迎來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史稱“成康之治”。這一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文化繁榮發展,彷彿是天命與人力完美結合的典範,被後世傳頌不衰,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國家的繁榮與民族的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