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萱在行醫過程中,深刻意識到僅僅治療患者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將醫學知識與文化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醫學、預防疾病,從根本上提升民眾的健康水平和醫學素養。 妙萱每到一處鄉村或城鎮,都會舉辦醫學知識講座。在鄉村,她選擇在村子的廣場或祠堂等寬敞的地方進行講解。村民們會帶著小板凳,早早地聚集在一起,眼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妙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們介紹常見疾病的症狀、成因和預防方法。例如,對於在潮溼環境中容易引發的風溼疾病,她詳細講解了保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飲食來預防溼氣入侵。 在城鎮,講座則通常在醫館或學堂內舉行。除了普通百姓,也會有一些年輕的學徒和對醫學感興趣的文人參加。她會在講座中深入一些,不僅講述病症,還會涉及人體的生理結構和病理機制。比如,在講解感冒的傳播途徑時,她會順便介紹人體的呼吸系統以及病菌在其中的作用,讓聽眾對醫學知識有更系統的理解。在講座之餘,妙萱還會進行現場示範。她會帶上一些常見的藥材和簡單的醫療器具,如艾草、火罐等,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進行自我保健和簡單治療。對於一些常見的小傷小病,如擦傷、扭傷等,她現場演示如何清洗傷口、敷藥包紮以及透過按摩緩解扭傷疼痛。在實踐教學中,她鼓勵村民和百姓親自嘗試,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這些基本的醫療技能。 同時,她還會指導當地的醫者和學徒一些先進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技巧。例如,在脈象診斷方面,她詳細講解如何透過不同的脈象特徵來判斷病情的虛實寒熱,並且讓學徒們親自上手感受不同脈象的細微差別,提高他們的診斷能力。 妙萱深知古老醫書是醫學文化的瑰寶,其中蘊含著無數先輩的智慧。在一些文化氛圍濃厚的城鎮,她會組織對古老醫書的解讀活動。她會挑選一些經典的醫書片段,如《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中的內容,逐字逐句地為大家解讀其中的醫理、方劑和診斷方法。透過這些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傳統醫學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他們對醫學古籍的興趣和研究熱情。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這些珍貴的醫書,妙萱還在一些地方的學堂或醫館設立了小型的醫書借閱點。她將自己攜帶的醫書副本放在這裡,供有需要的人借閱。同時,她鼓勵當地的文人墨客和醫者將這些醫書進行抄錄和傳播,讓古老的醫學文化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傳承下去。妙萱透過講述醫學故事來傳承醫德文化。在每一次的講座或交流活動中,她都會穿插一些歷史上著名醫者的故事,如華佗、扁鵲等的事蹟。她講述華佗為了減輕病人手術痛苦而發明麻沸散的智慧和勇氣,以及扁鵲望聞問切的精湛醫術和他周遊列國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懷。這些故事讓聽眾們深受感動和啟發,明白了醫者仁心的重要性。 同時,妙萱以自己的行醫經歷為素材,講述一些在救治患者過程中遇到的感人故事。比如,在救治一位貧困患者時,她不計報酬,全力以赴地為患者治療,最終患者康復後對她的感激之情。這些身邊的故事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醫德的力量,鼓勵更多的人在面對患者時保持一顆善良和慈悲的心。 妙萱在各地留意那些對醫學有濃厚興趣和天賦的年輕人。她透過觀察和簡單的測試,選拔出有潛力的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在鄉村,她發現一些年輕人對草藥有著獨特的認識和興趣,便會引導他們進一步學習草藥的藥理和配伍。在城鎮的醫館學徒中,她挑選那些勤奮好學、悟性較高的學徒,指導他們學習更深入的醫學知識和技能。 對於這些有潛力的人才,妙萱會定期與他們交流,解答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她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例如,對於擅長針灸的學徒,她會提供更多關於經絡學說和穴位配伍的資料,並親自示範一些複雜的針灸技巧,幫助他們提高針灸水平。為了確保醫學知識和文化能夠在當地持續傳承,妙萱努力建立長期的醫學傳承機制。在一些較大的城鎮,她協助當地的醫館和學堂建立起正規的醫學教育體系。她參與制定課程設定,將醫學理論、實踐技能和醫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她建議醫館和學堂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讓學徒們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學習資源。 在鄉村地區,她鼓勵當地的醫者之間建立師徒傳承製度。她為這些師徒制定一些基本的傳承規則,如學習年限、考核標準等,以保證傳承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