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腦子裡過著
事……
人說自古荊楚之地出才子,依即墨江年看來更出蠻子。
荊楚兩地俊才撫得了琴,也吟得了詩。百姓卻也扛得了槍,耍得了棍,打得了仗。
此前,即墨江年一直是與北方的即墨沛宗過手。
即墨沛宗是他征戰十多年以來,遇到的,最活學活用兵法的人。
與其對仗半年,各有勝負,即墨沛宗便是勝在兵法詭譎之上,且膽大妄為。
眼下他要對仗的不僅僅是即墨沛宗,還有迢迢而來的荊楚兵。
據大將孔成元等人奏稟,荊王用兵對仗不行,但其手下兵將個個能扛能打,所以半年間,孔成元三人與荊王打了個平手。
即墨江年倒要看看,荊楚之地的人,到底有多難打?
約摸酉時頭,隊伍前方探馬來報,荊王的隊伍就在前方百里,未有停下休整。
荊王的隊伍要夜裡行軍?即墨江年立命隊伍散入山道兩邊的叢林裡,守株待兔。
他帶著五萬大軍殿後,前方遙遙遣了五萬大軍打前戰,擺下布袋陣。
想必前方隊伍早已發現荊王的部隊,並將荊王的隊伍放了過來。
待荊王的隊伍近了,他便會殺出去,與前方部隊將其前後包圍,圍而不打,坐等即墨沛宗來救。
于山林間潛伏一日一夜後,遠遠的,山間林道上高擎的旌旗最先跳入眼簾。
一個時辰之後,長途跋涉,滿身風雨的荊王部隊,於群山中的林道上現了身。
茂密的山林兩側,久等靜伏的即墨江年隊伍屏息斂氣,靜看綿長的隊伍在山下的林道上徐徐行軍。
待大軍接近最佳攻擊距離……
即墨江年一聲令下,號角聲“嗚嗚”吹響,驚得林鳥齊飛;戰鼓聲“通通”擂鳴,嚇得百獸狂奔,萬箭齊發……
突然遇驚變,猝不及防,荊王隊伍陣中起了慌亂與踩踏。
即墨江年的兵將如猛虎下山,騎於馬上,自叢林間撲出,揮著刀槍槊戟,打馬直朝荊王部隊殺去。
未待荊王部隊回神已是兩軍相接,霎時殺聲震天……
即墨江年未下殺招,僅是輦著荊王部隊打,荊王部隊見進路被堵,且戰且退。
於日暮之際,荊王部隊後方出現了即墨江年的前頭部隊,被前後夾擊了。
荊王的部將們終於發現,他們掉到了乾月皇帝的口袋陣裡,六萬大軍被即墨江年的部隊,首尾圍困了兩日一夜。
即墨江年也只是小打小鬧,在隊伍後前後兩頭,時不時擾上一擾,疲敵弱敵。
突圍不能,荊王部隊派出探馬無數,趁夜于山林間潛出,欲向鄧州請援。
此舉正合即墨江年心意,他讓將士們假意疏忽,放探馬過去。
圍困荊王部隊於崇山峻嶺間五日後,即墨江年見自己的斥候來報,說是鄧州出兵了。
——帶領鄧州大軍的,正是即墨沛宗。
他坐於馬上,濃眉緩挑,暗道妙極!
即墨沛宗領著五萬大軍到達,兩軍對接,已是又五日之後。
荊王的部隊被困在山間十日,人疲馬乏,更山中風冷雨悽,士氣低下。
聞聽汴梁王支援已到,頓時士氣高漲,再次向即墨江年的前頭部隊突圍。
卻奈何隊伍尾巴上,被即墨江年另外五萬人咬得死死,幾戰幾歇後乏下攻勢。
時近午時中,即墨江年對接上了小梁王的部隊。
小梁王的即墨沛宗時年三十,比即墨江年大四歲,若論親血,即墨江年還要稱其一聲“堂兄”。
坐於馬上,臨於陣前,他望入旌旗招展的小梁王陣中,目光定在“梁”字旗下一甲冑被身的將軍,他嘴角緩緩挑起。
便是這位即墨江年素未謀面的堂兄,讓他煩惱了近半年。
許是曉他最擅奇襲,屢屢於千軍萬馬中直擒敵猷,小梁王從不與他對仗,僅於後方坐鎮指揮。
今次小梁王竟敢陣前現真身……
素來篤信擒賊擒王之道,即墨江年改了主意,要將小梁王活捉了。
鼓嘯如雷,震得崇山峻嶺間飛禽走獸四逃,雙方令旗一展,嘶殺聲震天響起。
百里奔襲,潛伏半旬,為的就是今日這一仗……
身後的荊楚部隊自有後方五萬大軍咬尾,脫不開身,即墨江年全力迎擊小梁王。
他的兵是沙洲邊軍,身經百戰,個個猛如虎狼,一聲令下衝入小梁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