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回到福壽宮坐下端起一杯茶就往嘴裡送,茶水剛剛入口就被他一口噴了出來。
自己宮裡淨是些涼茶,梁月也被老太太下談話,自己堂堂一個皇帝居然混到了熱茶都沒的喝的地步真是可悲。
正當他感慨惆悵的時候童貫來了,手裡還拿著兩張寫滿字的紙張。
“官家,策論到了,請官家御覽。”
童貫恭恭敬敬的雙手將策論遞上,趙佶一邊看著童貫一邊接過策論慢慢開啟,才剛看了一個字。
趙佶的目光就再也離不開紙面了,兩張宣紙被寫的密密麻麻,紙張的正上方有三個大字。
“童大總管,你寫的真是的頂好啊,他孃的,我除了仨字兒,剩下的都不認識,你的字是體育老師教的吧!”趙佶咆哮道。
也就是這三個字寫的還算好一些,要不然趙佶還真看不懂他到底寫的是些什麼,字醜的也只有這三個字能勉強認得出來了。
“你給我念念,你自己能認出來你寫的是個啥嗎?”趙佶捂著腦袋將童貫那頂好的策論再次扔給他。
童貫一把接住策論使勁的點了點頭,然後在趙佶不敢相信的眼光下唸了起來,語言順暢絲毫沒有停頓。
孃的,人才,這是此時趙佶心裡唯一的想法,把漢字寫的面目全非居然還能念得出來,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不過更讓他佩服的事情還在後面,因為童貫寫的這篇策論實在是太好了,如果不計較那慘不忍睹的字型的話,還真當得上一句頂好。
他所提的諸多意見與那個時代諸多政治家,歷史家、軍事家的意見想法不謀而合。
在大宋這個時代這樣的人是在一塊大大的寶貝嘎達,趙佶是在是不敢相信這是從一個身處深宮的太監能說出來的話。
“停,童貫你重新說一遍,朕親自為你代筆,記住說的慢些。”趙佶吩咐道。
趙佶剛開口童貫心裡馬上咯噔一下,等趙佶說完這才鬆了口氣,原來只是讓自己再背一遍。
這只是舉手之勞他當然是非常願意的,他整理而來一下腦海中的記憶,有條不紊的重新背誦起來。
童貫的聲音並不像其他太監一樣尖細,他的聲音就像是中性的,不尖細也不沉重,在加上他說話不緊不慢的。
趙佶聽起來反而很舒服,很快童貫就再次背誦了一邊,他嘴裡吐出最後一個字,趙佶也完工了。
童貫湊過去看了一眼,馬還是那個就從心眼裡佩服趙佶,那字寫的叫一個漂亮,自己鬼畫符跟這個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趙佶抖了抖自己痠痛的手腕嗎,縱使童貫說的並不快他寫下來也足足有上萬字。
他拿起自己面前的這篇策論顯得愛不釋手,這裡面所提出的每一條建議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還有一些計策影響深遠,即使現在看不到很明顯的作用,但在十年或者數十年之後就會慢慢顯現出它的作用來。
這樣的人被埋沒在深宮之中是在是太屈才了,他就該上戰場,童貫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名頭,“天生將才”
這個詞用在他的身上毫不浪費,對他的形容十分貼切,宋史上記載就是他收服的燕雲。
“童貫,給你多少兵馬能夠收復燕雲?”趙佶長長嘆了一口氣盯著他的眼睛問道。
“只有步兵的話60萬,如果有騎兵的話10騎兵30萬步兵。”童貫聲色道。
趙佶眼神微微一凝,“60萬人,你可要知道60萬人每天吃飯就能幹掉一坐山,而遼國在燕雲鎮守的兵馬也只有不足10萬,你為何會要60萬?”
“太祖在開國之後說過一句話,流傳到今天知道的認已經不多了,但我童貫恰恰就是這不多人中的一個。”童貫正色道。
“什麼話?”趙佶問道。
“欲收燕雲平遼必先平西夏,欲掃平西夏必先滅回鶻。”童貫一字一句的說道。
這句話是宋太祖趙匡胤對當時大宋的時局做出的判斷,並且留下了諸多後手如果後代子孫妥善使用收燕雲是不在話下的。
可太宗趙匡義剛愎自用,以20萬精銳強攻燕雲,最終20萬精銳於燕雲一戰而盡,20萬將士魂歸燕雲。
也正因為如此遼國才敢放心大膽的進攻大宋,直到楊家將的出現才改變了這個尷尬的局面。
後來趙佶仔細分析了一下天下的優勢劣勢,這才知道宋太祖對局勢的判斷是多麼的準確。
西夏產有河曲馬,但地處貧瘠無法養活數以萬計的騎兵,要想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