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日出暈染朝霞絢爛,天色晴朗碧空無塵,楊柳絲絲鶯歌燕語,明明是極好的天氣。
可此刻長街之上,錦衣衛的鐵騎颯颯,將偌大的襄平侯府包圍得猶如鐵籠,春風吹過都略顯肅殺。
看到這一幕的官員們都紛紛攏上了馬車簾幕,讓車伕遠些,早些回府。
周御史探頭出來,從工部馮侍郎口中聽到此事,驚得險些從馬車上跌落,連翹起的鬍子都顫了顫,有些懵:“什麼,錦衣衛包圍了襄平侯府?”
他左右看了看,從馬車上下來,跟馮侍郎說話的時候壓低了聲音:
“陛下的旨意啊?”
馮侍郎瞥了他一眼:“不然呢。私自包圍襄平侯府,錦衣衛和東廠加起來,也不能夠吧?”
此言不假。
錦衣衛雖有先斬後奏,私自搜查緝拿官員的權力,便是皇室宗親也不例外,偏偏,襄平侯在燕帝那裡就是個意外。
以燕帝對襄平侯的寵信,若非是有準確的證據,絕不會做出圍困襄平侯府這樣有違君臣和睦的事。
馮侍郎感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啊。”
周御史一時間有些魂不守舍了起來。
一旁的馮侍郎像是看出了他的心事,促狹地衝他擠了下眼,“若是我沒記錯,周大人的長子,似乎與衛國公府的大小姐訂了親?”
周御史:“是……有這回事。”
馮侍郎寬慰:“按理說,罪不及出嫁女。”
周御史微微沉默。
馮侍郎也忽地想起什麼,“哎,真是可惜,衛國公夫人怎就這時候和離歸家了?如今她歸還沈氏,聽說還將三個女兒也一併帶回了孃家。前些時候,似乎還聽聞,襄平侯府有意讓那幾位國公千金改姓,一併脫離衛國公府。若是這般,恐怕會受牽連啊。”
權臣被清算,能有幾個善終的?甚至連沾親帶故的都不得善終。
周家乃是燕京清貴世家,周御史自幼在皇城腳下長大,也曾在幼時見過,前朝一位權勢滔天,比之襄平侯更為囂張的權臣,被清算的下場。
那滿門抄斬後的鮮血流淌得像河,春雨綿綿落了幾個月,柳樹根下的泥土都還泛著血腥。
春風吹過,似還是當年的風。
周御史不由打了個寒顫,慢慢挪回了自己的馬車,“回府。快,回府!”
他要回去同夫人商量此事!
……
周家。
庭院春深,楊柳堆煙,花園靜謐並無丫鬟小廝經過。
長凳上,坐著一個冷麵高俊的侍衛。
周家的長子周景清穿著一身湛藍衣袍,一改人前儒雅端方的模樣,此刻嘴裡叼著根狗尾巴草,倒頭躺在長椅上,後腦勺直接枕在了侍衛的大腿上。
他面上帶著笑,伸手撩開侍衛的衣袍,在他精壯的小腹上撫摸著,神情愈發痴迷陶醉,像是在摩挲著美玉。
侍衛面色難耐,手裡卻幫周景清捧著書,“少爺不讀書嗎?”
周景清吐掉狗尾巴草,長嘆一口氣:“有阿奴在,書中縱有顏如玉,也不能吸引我分毫。阿奴,今日阿爹已去上朝,你與我在此處試一回如何?”
他忽地起身攬住侍衛,在他耳邊輕聲詢問,但手上的動作卻絲毫不避諱,直接抓住了侍衛阿奴的手,放在了自己腰間玉帶。
春意漸濃,忽地,有一道聲音自柳樹後傳來:
“老爺,你怎麼回來了?”
周景清和阿奴頓時間慌亂失措,手裡的東西四下亂掉,兩人都飛快手忙腳亂地撿著。
“你們在幹什麼?”
周御史繞過那片柳樹正要朝自己的院落走去,就見到了長子與他的侍衛在花園裡手忙腳亂撿東西的情形,地上奇形怪狀的玉飾掉了一地。
周景清和阿奴都有些面色潮紅,聲音還帶著些啞,身上衣服也是倉促收拾的凌亂。
周景清站在阿奴身後,手裡拿著的書卷都是反的,此刻面對父親的詢問,又是刺激又是心虛。
阿奴則是拱手,面不改色地道:“老爺,我與少爺剛切磋了一下。少爺近日武藝頗有精進,若是持之以恆,功力還可更深一步。”
周御史正要去找自家夫人,也沒注意到兩人的神色曖昧怪異,聽到侍衛彙報,欣慰地點了點頭:“嗯,那你們好生切磋。景清日後雖要當文官,可君子六藝也不可荒廢。如此日後科舉下場之時,也才能比旁人多些耐力與勝算。”
周景清面色發燙,覺得阿奴這會兒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