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著三百精騎先一步段羽率領的主力出發直奔樓煩關了。
雁門郡,樓煩關。
戰國年間,趙國因提防匈奴南下入侵則在趙國邊境修建長城。
樓煩關此處曾因一名為樓煩的遊牧部落長期活躍在此地而聞名。
後趙武靈王在此處建立關隘,抵禦匈奴,因此命名樓煩關。
從戰國,至初漢,雁門郡一直都是草原遊牧民族於大漢必爭之地。
特別是劉邦立漢定都長安之後,雁門郡的位置便越發的重要。
雁門失守則太原必破,太原失陷則長安面臨威脅。
從趙武靈王時期建立長城,到秦始皇一統六國,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驅匈奴建立長城,再到漢初白登山之圍四十萬匈奴南下。
元帝時期的昭君出塞。
,!
兩漢四百年,無數漢家兒郎血灑雁門。
永壽二年,七月,檀石槐率領七八千騎南下掠奪雁門,雲中兩郡,燒殺搶掠無數。
延熹元年,延熹二年,延熹六年,檀石槐多次進犯雁門,意圖從雁門郡南下至太原,雖然沒有成功,但卻殺死無數雁門郡以及周邊郡縣百姓,掠奪牲畜人口無數。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
這一年是檀石槐第一次組織大部分的鮮卑部落一同進犯大漢。
也是聲勢最為浩大的第一次。
幾萬鮮卑騎兵,從幽州,幷州九個郡縣同時發動進攻。
於是朝廷派張奐進攻鮮卑,鮮卑人這才出邊塞離去。
此一戰過後,檀石槐在鮮卑聲望暴增,成為各個部落都承認的鮮卑大單于。
從此便開始了長達近二十年的對邊境的掠奪侵略。
建寧元年之後,劉宏繼位,面對鮮卑日益侵犯大漢邊境,劉宏也沒有辦法。
在熹平七年,劉宏派遣了三萬騎兵,意圖擊潰鮮卑。
然而,這一戰卻以大漢慘敗而結束。
三萬騎兵,歸來者只有十之一二。
此後數年,鮮卑的進犯日益增加,但朝廷卻沒有半點辦法。
年久失修有些破舊的樓煩關城頭斑駁。
近距觀看,甚至還能看到一些卡在城牆裂縫當中的骨頭箭頭製成的箭矢。
位於兩山山樑之上最高點的樓煩關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黃色土牆一樣,格擋在高山之上的路中間。
斑駁的歲月痕跡遍佈著城牆牆面的每一寸。
城垛上隨處可見已經抹不去的黑褐色。
一名名身材幹瘦計程車兵站在城垛後,看著遠處山下兩側。
敞開的關門時不時的還有驅趕羊群進出的百姓,衣著襤褸面帶菜色。
比起太原郡,雁門郡更加苦寒。
且經常還要面對異族的侵略。
所以比起太原郡,雁門郡的人口更少,更加的貧窮。
此時,城頭上,一名身著古舊鐵甲,腰間還懸掛著一柄寶劍的青年正帶著四名士兵走上樓煩關的城頭。
見到青年,士兵們都立馬站直了身體。
青年身材魁梧,面帶剛毅,雖然年齡看起來並不大, 甚至不滿二十。
但表情卻極其的沉穩。
就連那些年紀大計程車兵見到青年之後都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青年帶著士兵在關隘的城頭上巡視。
檢查箭矢,滾木,礌石等守關必備的器械。
在檢查一番之後並無不妥,青年臉上的表情這才略有放鬆。
“將軍,關內糧草不多了,士兵們現在一日一餐,還只有稀粥。”
“在這樣下去,怕是一日一頓也堅持不了幾日了。”
正當青年準備走下關頭的時候,身後的副將上前了小半步後說道。
青年聞言微微皺眉,然後扭頭看向身後的副將。
“太守大人還沒有送來糧草?”青年皺眉問道。
副將猶豫了一下之後小聲說道:“前幾天的時候送來了五千石糧草,只不過都被王校尉扣下了大半。”
“扣下了?”青年皺眉。
副將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王校尉道,說是留著準備戰時緊急備用。”
“胡鬧!”
青年一聲厲喝道:“若平日都吃不上,還留到什麼戰時。”
說著青年一甩衣袖,便要朝著城下走去。
“將軍”
身後的副將連忙阻攔:“將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