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普通話讀作飽(bǎo),四川方言發音聲調相同(調值不同),本義指吃足。形容詞。
四川人愛擺龍門陣。三朋四友在一起聚餐時,主人家好客講禮,通常會招呼大家多吃點。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體力勞動也少了,所以胃口也比過去小了,所以餐桌上的客人們經常就會說:“吃太飽了比餓起還惱火!”
太飽反而難受,所以“飽”字在四川方言中引申有厭惡的詞義,而且程度上較深。飽:對人或事物很厭惡。形容詞。
按理說,“厭惡”應該是動詞義, 但是四川方言用來形容看到人或者事物後厭惡的程度,故實際它和“飽”本身的詞性一樣,是個形容詞。
例如:我看到他就飽了。
“飽” 由 “飽足”義引申為“厭惡”義。《說文解字注》中,段玉裁早已指出這點。《說文·甘部》: “猒,飽也。”段玉裁注: “按飽足則人意倦矣,故引伸為猒倦、猒憎。”猒倦、猒憎,就是厭倦、厭憎。
《說文·食部》: “飽,猒(厭)也。”桂馥《義證》: “經典作饜。昭二十八年《左傳》: ‘貪惏無饜。’ 賈逵雲: 其人貪嗜財利飲食無知饜足。《孟子》: ‘饜酒肉而後反。’”
段玉裁說,“猒”是“厭”的古字。“猒”字所從的肰[讀然],是狗肉的意思。但後來飽足、厭食的字意新增了意符“食”,寫作了“饜(饜)[yàn]”。而飽足後使人產生的倦意,引申出厭倦、厭惡、嫌棄的意思,則賦予給了“厭(厭)”。
看到某人就飽了,就表示對某人非常地厭惡。
除了與“看”搭配,也可以與“吃”搭配。
比如“我吃飽了”,可不是講的“我吃足了或我吃夠了”,而是用來形容對某事或某人有厭惡或不滿的情緒,或是自己不想或不願意去做某件事情。
例句:1、我吃飽了,才會和你換位置(我的位置那麼好)!
2、我吃飽了,才會跟他兩個是朋友。(對別人的厭惡)“你吃飽了”,則是對某人幹了不好的事的厭惡。
所以記得小時候,有些大人教小孩文明用語,就會告訴孩子,問客人吃好沒有,不要說“你吃飽了嗎?”,而是要說“你吃好了嗎?”,不然可能會產生歧義,惹別人不高興。
例句:死娃兒你吃飽了撒,把樹子尖尖搣了爪子喃?
如今四川方言多用“煩”字表達厭惡,語法結構也有變化。煩,煩惱,引申為厭惡。
例如:
1、看到他就煩!
2、你硬是煩求得很!
3、死娃兒你煩求得很,把樹子尖尖搣了爪子喃?
現如今,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蓬勃發展,再加上推廣普通話這項重要工作的影響,人們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語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那種用"飽"字來表示對某人或某事心生厭惡之情的用法,似乎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圈子。
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當中,這種表述方式更是鮮有人知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直接、簡潔明瞭的現代用語。
只有那些年紀稍長一些的人,或許還會偶爾用到這樣的表達,但也是鳳毛麟角般罕見。畢竟歲月更迭,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嘛!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