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舊時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即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公羊傳·閔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
民間避諱,更多的是指不願說出或聽到某些不吉利的字眼兒。比如數字4通常就不討喜,6、8、9就比較受大家喜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間,選的就是8月8日晚上8點8分。
今天就說說因為民間避諱,而產生的一些四川方言稱謂名稱。
一、世俗諱“散”
“傘”諧音“散”, 世俗諱之,改謂“撐66花”。
清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呼物混名》: “撐花,雨傘也。”
民國十四年《都勻縣誌稿》卷五《地理志·風俗》: “手把撐花 (苗謂傘曰撐花) 只半張,陽春白雪好奩裝。”
二、世俗諱“蝕/折”,“蝕/折財”中的“蝕/折”就是一個需要避諱的音
蝕/折,四川方言音sê2。
1、舌與蝕/折同音,為避諱,故四川部分地區稱牲畜舌頭為賺頭,主要指豬舌。
還有部分地區稱豬舌為“利子”。“利子”或為“脷子”,客家人帶到四川的詞彙;也可能和“賺頭”一樣,取“吉利”的“利”避諱“蝕”,時間久遠已不容易考證。查“脷子”常用於粵、港、澳及閩南地區語言。
典籍記載少部分地方把豬舌頭也稱“招財”,筆者未曾聞之。
《光緒楊舍堡城志稿》卷6:豬舌曰賺頭, “舌、蝕” 聲近,諱 “蝕”為“賺” , 市井俗忌也。
2、蛇與蝕/折同音,民間把蛇稱為“梭老二” 、“長蟲”、“小龍”等。
三、世俗諱“死”
“死亡”這一概念在普通話裡頭會說成“與世長辭”、“駕鶴西歸”、“長眠”等詞。在四川地區就變成了更有地方特色的“沒翻過那個坎“、”沒跳過那條溝“、”沒翻過那座山“等類似的說法。如今多說“某某走了”、“某某老了”。
四、過去四川民間諱“虎”,與“虎”同音的一些稱謂諱改其他名稱,有些至今保留
明末清初,由於半個多世紀的戰火,整個四川人口極度稀少,而虎族趁機擴張。到了清初,更是虎患的重災區。
清人費密在《荒山》中稱,成都城內,“虎出為害,渡水登樓,州縣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歐陽直《蜀亂》記載“四川遍地皆虎,或七八或一二十,升樓上屋,浮水登船。此古所未聞,聞亦不信。予自內江奔出,月下見四虎狂奔,匿草間以免。”
故民間談虎色變,老虎普遍有了其他稱謂,如崇州稱為“黃貓”,大竹、石柱、涪陵、巴中稱為“大貓”,雲陽、巴縣、開江稱為“大頭貓兒”,犍為、夾江稱為“扁擔花”等。
與“虎”同音的一些東西也諱改其他稱謂。
豆腐改稱為“灰貓ㄦ”,紅豆腐改稱“紅灰貓ㄦ”。
這個方言詞的流行範圍很廣,包括岷江流域、沱江流域以及川東北南充、遂寧、廣安和巴中一帶以及重慶的一些地區。
“灰貓ㄦ”寫法,各種方言資料千差萬別,如黃尚軍《四川方言與民俗》:(豆腐)永川稱為“灰毛”,彭山、南溪、瀘州、高縣、雲陽、大足、巴中稱為“灰毛兒”,邛崍稱為“灰蘑兒”,宜賓稱為“灰磨兒”,隆昌稱為“灰妹兒”,遂寧稱為“灰饃”,合江稱為“灰門兒”。其實都是避諱“虎”字,本字都當作“貓ㄦ”。
再如斧頭,川西壩子一些地方如廣漢改稱“貓ㄦ刀”,樂至稱“貓兒頭”,川東北一些地方則改稱“開山ㄦ”等。
五、冬天諱“寒”
四川方言“寒”與“鹹”同音,都說hán。猶記得小時候,臨近過年,有一天家裡煮了臘肉,我一吃,馬上就說“好鹹哦!”馬上就捱了一筷子腦殼,然後父母教導:冬天不能說鹹,要說“味大”。
以上一些避諱,如今多已不講究,有些說法已經沒有了或者變成了其他的詞義(如味大指味濃),但有一些稱謂在農村民間則保留了下來。
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其他因為避諱產生、如今仍在使用的四川方言稱謂。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