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方言記憶:趕場

我國正處在加速城鎮化的過程中,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經超過66,即約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生活在城市裡,購物太方便了,想走兩步的,去家附近的超市、商場。宅家裡不願動,各種購物app就在手機裡,動動手指就搞定。

但似乎,缺少了生活氣息。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70後,筆者還是很懷念小時候趕場的熱鬧氣氛。

集市,是我國農村或小城鎮定期買賣貨物的市場,古代也叫“墟市”“墟集”。

去集市上閒逛或買東西,北方叫“趕集”,南方叫 “趕場” 、“趕街”、“趕山”、“趕墟(趕圩)”、“趕鬧子”等。

川渝地區,叫“趕場”。

明·李實《蜀語》: “村市曰場○入市交易曰趕場,三、 六、九為期,辰集午散,猶河北之謂集,嶺南之謂墟,中原之謂 務。”

清乾隆十六年《郫縣誌書》卷一《封域志》: “俗呼場曰市, 趨市曰趕場。”

許纘曾《滇行紀程·趕場》: “ (苗人) 呼上市為趕場。”

劉省三《躋春臺》卷一《賣泥丸》: “有一王成,家貧,傭工度日……凡傭工趕場,必要出告反面,勿使母親懸望。”

陳友琴 《川遊漫記·向川北進發中》: “梓潼縣屬之石牛堡……每逢舊曆四、 七、十趕場,交易貨物。”

唐樞《蜀籟》卷一: “三六九趕場,看人說話。”

今四川農村仍謂趕集為“趕場”,一個縣內相鄰的鄉鎮通常會將集的時間互相隔開,以免相犯,比如一個鄉鎮為一、四、七,一個為二、五、八,相鄰的另一個鄉鎮就是三、六、九。一如李實所言,數百年來未有更易矣。輪到趕場的那天,就叫“逢場天”,否則稱“冷場天”。

例句:

1、今天逢場,走去趕場,轉一下買點東西。

2、“走,去趕場!” “哈的嗦,今天冷場天,街上人都莫得!”

川渝趕場歷史

趕場,是四川農村的傳統貿易形式。據有關資料記載,隋唐時期,四川農村就已有許多草市,逐漸成為農村貿易中心,有些場鎮還定期舉辦專業集市,其間,以藥市、蠶市為著。

宋代,場鎮集市普遍興起,僅瀘州就有草市67個。清末,場鎮日多,遍及全川,據不完全統計,大小場鎮已達4000多個,川西平原尤為密集。

最初,場大都設在交通路口、水旱碼頭,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專門設立,大都經歷過由草市而場、由場而鎮的歷程。

場,隨著商貿的繁榮而不斷發展,場上也逐漸蓋起了住房,開設茶館、酒館、飯鋪、小食店,以供客商之所需,客棧也應運而生。場鎮雖小,卻是百貨俱全,川渝某些繁華的場鎮,一度有了“小重慶”、“小成都”之別稱。 隨著場的繁榮,場逐漸以街代市,沿街店鋪毗鄰,攤點相連。

地攤攤

過去條件有限,攤主多在逢場天就地擺攤,買賣方便,攤主兒也有板有眼地宣傳自己的產品,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異常熱鬧。

川西盛產竹子,用竹子製成的筲箕、籮篼、斗笠、涼蓆、筷子……鄉鎮逢場,竹編竹器,比比皆是。農人們用木料製作的鋤把、扁擔、水桶、腳盆之類的傢什,同樣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趕場的主要內容

1、買菜。在農村,這不是主要內容,畢竟家家戶戶多少都自己種有一些蔬菜。但時不時,還是要買點自己家沒有的菜或外地運來的非時令蔬菜吧。

2、買調料。辣椒、花椒、胡椒、八角、山奈等各種調料。

3、畜禽交易。在牲畜交易區都會有賣雞的、賣鴨的、賣鵝的、賣蛋的、賣小豬的等等,應有盡有。

4、有流動牙醫擺攤。集市上不光有東西可買,還能順帶看看牙。

5、買零食。集市上有令小孩垂涎的論個叫賣的包子、饅頭、麻花、饊子,或是泡粑等。合作社櫃檯會擺放著裝滿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桿、奶糖、餅乾……有多少錢,才能買多少個糖。

6、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具。手工製作的雞毛撣子、竹編扇子、掃把等。

7、添置一些農具,如鋤頭、鐮刀、鋸鐮等。“鐵匠鋪”現在很少見了,過去鐵製器械是農村農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8、縫補衣物。過去集市通常都有裁縫,衣服上有個修修補補的交給他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