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ji菜,別名魚腥草,三白草科蕺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搓碎有魚腥氣而得名魚腥草。
唐代醫藥家蘇頌:“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人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菹菜來源於“蕺菜”之謂。《本草綱目》稱:“秦人謂之菹菜。菹、蕺音相近也。”
蕺菜和魚腥草都是古籍中最為常見的官方名稱。
蕺菜名稱來源,傳說與越王勾踐有關。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在被吳王夫差奴役三年後,被放回越國。勾踐發誓報仇,遂有臥薪嚐膽之舉。
回越國的第一年,越國就鬧了饑荒。勾踐在一座小山上發現一種大量生長的野菜可以食用。為了活命,便號召越人進食,得以度過荒年,這野菜便被稱作“飢菜”。後認為“飢”字不雅,改用同音字“蕺ji”。而那座小山,被命名為蕺山,現在是浙江紹興的名勝之地。
《吳越春秋》載:越王嗜蕺,常採於此,故以山名……凶年民斫其根食之。諺雲:豐年惡而臭,荒年賴爾救。
宋人王十朋歌詠《採蕺》,注曰:“採蕺,思越王也。越有山名蕺。蕺,蔬類也,王所嗜焉。予嘗登是山,故作是詩以思之。”
蕺菜的西南地區方言名稱:側耳根與折耳根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義府志》卷十七 《物產·側耳根》: “側耳根,《鉏經堂集》: 乾隆庚寅夏, 二麥無收, 鬥米一兩餘。五月邑令開倉散賑,村民皆掘側耳根,採夏枯草,澱蕨粉,以供朝夕。”
民國十八年《桐梓縣誌》卷十八《物產二》: “蕺菜,俗名側耳根。側者蕺之訛。”
《桐梓縣誌》裡,明確了“側”是“蕺”訛音而來。
蕺:《唐韻》阻立切,音戢。說明“蕺”的古音為zi〔tsi〕音,非〔ts?〕即整體認讀音,顎化後成了今天的ji。蕺zi語流音變為zê,“側”西南地方方言過去發音也為zê,這是“蕺”訛音為“側”的原因。
側zê邊,即旁邊。這個說法快消失了。
西南地區方言中,“側”和“折”同音為zê,故“側耳根”又進一步訛音作“折耳根”。
受普通話影響,“側”又音變為cê,故現在有了“折zê耳根”和“側cê耳根”兩個口語音。
蕺菜的四川方言別稱:豬屁股、豬鼻孔、豬鼻拱、豬皮拱等
《本草綱目目》中,李時珍引用前人的話說:“魚腥草即紫蕺,葉似荇,其狀三角,一邊紅,一邊青,可以養豬。”
過去豬也愛放養,筆者推測:是否豬也愛吃折耳根,所以常常跑到草叢中用鼻子拱來拱去尋覓並食之,則有了“豬鼻拱”這個名字,之後,又訛音為豬鼻孔、豬皮拱、豬屁股等?
這幾個有“豬”字的折耳根四川方言別稱,未見文獻資料記載,僅能推測如上。反正在四川很多地方,折耳根與豬扯得上關係。
話說折耳根
人可以分成兩類::()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