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今天說說“電火”,一個存在時間非常短暫的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電火”,即電燈。因為發電機直到19世紀上半葉才發明出來,又過了幾十年才發明了電燈,所以在古代沒有“電火”或“電燈”的說法。
電燈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但是電燈在中國的普及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儘管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開始使用電燈,但電力應用仍然有限,且電費昂貴,電網也不穩定?。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建立了大型區域性電網,電力才逐漸普及到每個村莊?。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電燈在農村和偏遠地區也得到了普及?。
拋開熒光燈(俗稱日光燈)和鹵化物燈(工業照明、城市亮化工程照明、商業照明、體育場館照明以及道路照明等)不談,下文說的“電火”,都是指民用照明燈的白熾燈。因為早在白熾燈被led燈替代之前,“電火”的方言說法就已經逐步消失了。
作為一個70後,筆者記憶中的“電火”,一直都是昏暗泛黃的淺暖色。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業社會時期,川西壩子相對富庶,“電火”安裝相對還是比較早,只不過經常停電。
但我的腦海中,一直有一個遙遠的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就是某天晚上,昏暗的“電火”隨著燈線忽然不停的來回晃動,直到長大了,才知道那是發生了地震。查資料,是發生在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的四川松潘-平武72地震。
七八十年代,雖然有了電燈,但是電力不足,處於隨時都可能停電的狀態,有時被人們戲謔的稱為“屙尿燈”,就是半夜三更起床撒尿時很多時候有電,但往往需要真正使用的早晨和晚上,沒電。所以那時主要的照明工具,還是煤油燈,輔以蠟燭。來電了,才能“照電火”。
我上小學的八十年代,特別會做煤油燈。用完的墨水瓶,蓋子開個孔,用鋁製牙膏皮包著筷子卷一段五六厘米長的細管。再用粗點的棉線摺疊幾次,做成約10厘米的一束,穿過鋁皮管。再把鋁皮管透過墨水瓶蓋的孔插入墨水瓶,大功告成!
那時候經濟都不寬裕,普通人家用的“電火”,通常是15瓦和25瓦的,條件好點的,會用一兩盞40瓦的。遇到辦大事做席,才會用到100瓦的燈泡,通常都是找村上的電工借用。
過去電力部門還是國家單位,叫電業局,沒有企業化。農村日常安電、佈線等,都是沒有編制的大隊電工。他們的工資,不是國家發,而是在每家每戶收電費時,額外按一定規矩加所謂的“揮度”作為他們的收入。我記得有段時期都是最低按5度收取。比如用了1-4度電,都按5度收。5度或以上,額外加1-3度。
現在一個月動不動用幾百度電的人,真的不要驚訝,因為那時候電視都還沒普及,用電的地方只有電燈。
那時大家都不寬裕,養成了節約的習慣,都是人走燈熄。我記得我二爸(即二伯)特別節約,甚至晚上吃過飯洗了碗沒出門也就關燈了,每個月差不多都只用1度電。我還勸我二爸,說“你用4度還是給5度的錢,何必那麼節約呢?”
“電火”一詞,應該在90年代之後,逐漸說的人就少了,感覺很多年沒有聽到過了。曉得“電火”說法的,都是有很多回憶的中老年人了。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