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頭已經隨了李云溪姓李,名叫李柱,他之所識字還是因為他爹是上一任莊頭,莊頭必須認字會算賬,要不然田地裡出產多少什麼都不知道就很麻煩。
他能讀會寫,會算賬就已經給李云溪省了很多事情了。
李云溪走之前給了沈康一千兩銀子,讓他幫忙看顧著給這些莊戶建土坯房,現在已經建成了。
房子的大小是按照這一戶的人口來定的。
最大的房子一戶家裡有十幾口人的,他家蓋得房子是四間主屋,兩邊各兩間廂房,前門樓還有兩間可以住人也能當倉房用。
更多的人家還都是三間坐北朝南的房子,兩邊帶廂房,這樣的房子也足夠許多人住了。
村子最南邊,風景最好的地方,沈康讓人給大嫂建了一座兩進的四合院,以後要是來這邊遊玩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裡面的傢俱都是找的老師傅用的好木料做的,李云溪進去看了看,還不錯很有古樸農家的味道,只是很可惜,這麼好的地方,沒有時間住在這裡了。
而莊戶家裡的傢俱都是自己在山上砍了樹自己做的,他們這些人家也不講究,只要有能用的就行了。
沈康還專門請人挖了一口井,供他們吃水,洗衣,往常他們都是吃山泉水,從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雖好,但是距離遠,每次都得跑二里路去接水。
他們對李云溪這個新的主家是感恩戴德,知道她們就要返回京城,莊戶們把這段時間攢的他們自己在山上撿的蘑菇,木耳,甚至是自己採的金銀花,山上的野茶,他們沒有自己的財產,這些東西都是她們自己這些時間在山上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