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
苗小姐介紹:“這裡主要對石灰石,粘土之類的原材料進行加工,算是水泥生產的第一道工序。”
她帶他們來到車間的機器面前。
自從進了水泥廠,他們的感覺就是,大,非常大。
這個車間也是,牆壁看起來都要有七八米,□□米高。
徐雪筠很好奇:“為什麼還要建個大車間,不能直接在外面加工嗎?”
蒙恬瞧著工人在車間裡面忙碌,倒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幾分熟悉的感覺。
他還以為後世已經沒有人進行體力勞作了。
還是這種沙沙石石讓他感到習慣。
苗小姐非常耐心:“因為原材料的原因,石灰石和粘土都不能淋水,石灰石會發生反應,到時候會全部廢掉,粘土倒還好,但是能不淋溼還是不要被淋溼的好。”
她見蒙恬一直盯著機器:“這是破碎機,主要是把混合好的石灰石和粘土粉碎成設定好尺寸的小塊,旁邊的管子直接通往隔壁的球磨機,把混合的材料磨成細粉,第一道工序基本上就做完了。”
磨完的細粉,也就是俗稱的生料,所以第一車間其實也可以叫生料車間。
扶蘇問:“從生料到成為水泥,一共要經過幾道工序呢?”
苗小姐看上去對這個問題了如指掌:“從生料變成熟料,再進行研磨,研磨的時候新增石膏之類的材料也算是一步,再過一遍分離器,把大顆粒過濾掉,如果不算裝袋運輸的話,其實也就四步。”
聽著倒是不難。
嬴政點頭。
步驟越少越好,越少他才能越好在他的朝代儘量復刻出來,他甚至覺得這四步都多,恨不得這水泥能直接從地上挖出來。
畢竟這可是修長城的好東西。
扶蘇看完了磨出來的細粉,覺得儘管在他們的朝代可能磨不到這麼細,但磨些粗粉還是沒問題的。
因為石灰石的硬度其實並不很高。
徐雪筠好奇:“不是說穿越到古代就要先製作水泥出來嗎?穿越到古代以古人的條件真的可以製作出來水泥嗎?”
她好奇這個問題很久了,畢竟看小說裡主角做這做那總是很爽的,也不太考慮現實的問題,但真的能夠製作出來嗎?
這個問題可謂是問到嬴政他們心裡去了,也和徐雪筠一同看著苗小姐。
苗小姐很明顯有點詫異:“這個問題我之前還真的沒想過。”
不過她只思考了幾秒就給出來了答案:“應該可以,因為製作水泥其實只有兩個難點,一是材料,二是高溫爐——高溫爐等會到了那個步驟我再和你說,但材料這一方面是不用太擔心的。”
她很顯然對這些東西瞭如指掌:“因為在公元前8世紀,埃及人就已經開始用石灰砂漿建造金字塔了,中國也在公元前差不多的時間開始使用石灰石灰砂漿,所以雖然不知道你想穿越回去的是哪一個朝代,但只要在周朝之後,想要獲取原材料並且研磨成碎顆粒還是很簡單的。”
只是肯定比不了高效率的現代化機器,一般是用硬度更大的工具砸碎碾碎,但古代的需求也並不大,再加上人力比較低廉,所以肯定也能供應得上。
徐雪筠哇了一聲:“那麼早就有石灰砂漿了啊。”
因為中國古代建築用的比較多的就是黃土和糯米混合製作的糯米砂漿,好像沒聽說過什麼石灰砂漿,她還以為石灰砂漿是在水泥出現前不久才出現的。
現代水泥可是在十九世紀前才被髮明的。
朱棣聽她說什麼糯米砂漿,不免有些好笑:“哪能全都用糯米。”
對於這個他了解的還是比較清楚的:“大部分用的還是三合土,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一直用到明朝,是用細砂,黏土和石灰混合製成的。”
只是他來的前幾天還聽人說有人做了一個‘新三合土’的方子,只是還沒送到宮裡來,他就被傳過來了。
苗小姐點頭:“這位先生說的沒錯,一直到明朝之前用的都是三合土,明朝時期出現了新的配方,是用石灰,碎石和陶粉混合而成的,雖然沒有現代水泥那麼堅固,以及緊實,也不防水,但也是建築材料上的一大突破。”
這也說明在古代,想要獲得‘生料’,並不困難。
但隨即苗小姐話風一轉:“只不過想要獲得熟料就沒那麼容易了。”
因為溫度。
想要讓石灰以及粘土結合的更好,並且使他們的性質發生轉變,需要非常高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