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先按照原計劃跟著徐雪筠一起去採摘蔬果。
筍自古以來就被人食用,但是徐姑娘說的洋蔥就讓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了。
王安石似有所察:“說的是胡蔥嗎?”
一說胡蔥,李治也知道是什麼了,只不過
他擰起眉頭。
胡蔥味道辛辣苦澀,並不好吃啊。
他覺得這其中有誤會,說不定徐姑娘說的洋蔥不是他所認為的胡蔥呢,於是便旁敲側擊的問道:“洋蔥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
徐雪筠敲了敲地,覺得這幾天天陰,地都沒之前那麼幹了:“是從絲綢之路傳過來的,不過也要分地區和時間段的。”
因為洋蔥,顧名思義,前面帶了個‘洋’,而‘洋’這個字一般是在明清時期,指代從外國——尤其是海的另一端傳過來的東西。
比如洋取燈啊,洋車啊之類的。
而:“胡這個字,是在古代人們對從西域,也就是印度,地中海那一帶傳過來的物品的稱呼。”
比如胡椅,胡服,胡蘿蔔之類的。
所以只單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人們對於洋蔥的兩個印象,一個是從西域傳過來的,一個是從海上傳過來。
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印象呢?
“因為洋蔥,也就是胡蔥,從絲綢之路傳過來之後沒有人吃。”
老祖宗嚴選,不吃的就是不好吃。
其實在許多書中都記載過洋蔥,比如《清異錄》,不過其他有關洋蔥記載的名字有部分是皮牙子,也就是西藏新疆那一片區域對於洋蔥的稱呼,是由突厥語化來的,再進行音譯。
“也是因為古代的種植技術不發達,洋蔥也就只能在西部地區少量種植。”
種植又不方便,在當時沒有太多烹飪手段的人們看來也不好吃,切的時候還會流眼淚,所以可不就沒多少人知道嗎,就像是藍莓一樣,在中國待了那麼久,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甚至都不像是辣椒西紅柿一樣被人當成觀賞植物,連觀賞都沒人觀賞。
於是,直到十九世紀,洋蔥透過墨西哥等地傳入到中國的廣東地區,之後才被廣泛傳播開來,也是在此時洋蔥取代了胡蔥的名稱。
“而現代所說的胡蔥,其實是在唐朝期間透過國家貿易傳入到中國的蒜頭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