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擺了擺手:“誒,這怎麼行,還是按年紀算吧?我82年的,你多大?”話說著,曹軍把目光看向寧昊。
寧昊回道:“那我比你大點,我77年的。”
曹軍說:“既然你比我大,我就叫你昊哥得了,你叫我小曹就行。”
寧昊也覺得能這樣親切一些,靦腆地笑了笑:“行,聽你的。”
寒暄客套幾句之後,曹軍跟寧昊簡單提了下,自己對《父親》這首歌的mv要求。
關於劇本內容,曹軍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緊扣“父親”這個主題,不能言之無物。
對於擅長自編自導的寧昊而言,寫個mv劇本,簡直就是小兒科,跟吃飯喝水似的。
只是沉思了片刻,寧昊便拿出紙筆,寫出了一篇關於父親和兒子互相和解的故事。
曹軍看了劇本大綱之後,覺得很滿意,說:“昊哥,咱們就按這個劇本大綱拍吧。”
寧昊點點頭:“行,那我先把劇本完善一下,潤潤色,要是你覺得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們明天就可以開拍。”
看到寧昊效率如此之高,曹軍心中也是暗暗佩服,笑著回道:“沒問題,就按你說的辦。”
難得見到這麼配合的歌手,寧昊心說,這偶像歌手也太好糊弄了,隨便弄個劇本就能搞定。
當然了,寧昊也喜歡跟曹軍這樣的歌手合作,主要是事少,沒那麼多屁話。
事實上,曹軍之所以沒提太多的要求,主要也是因為,只是一首歌的mv而已,沒必要本末倒置。
在曹軍看來,一首歌最重要的,還是歌曲本身的質量,mv情節寫的再好拍得再好,也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歌要是不行,就算把歌的mv,拍成史詩級大片都沒卵用。
第二天,上午。
由寧昊自編自導的《父親》mv,正式在京城開拍。
因為雙方都是專業人士,寧昊帶的也是自己的團隊,所以配合得很默契。
只花了不到兩天時間,寧昊就帶領著團隊,把《父親》這首歌的mv拍好了。
在拍攝《父親》這首歌mv的過程中,曹軍在鏡頭面前表現出來得專業素養,也讓寧昊對其刮目相看。
寧昊笑著誇獎道:“小曹,沒想到你一個歌手,演技居然這麼專業。”
曹軍笑著反問道:“昊哥,你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你忘了,我是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的?”
聽了曹軍的話後,寧昊才恍然醒悟,不好意思地笑道:“你不說,我都忘了你是演員了,只記得你是歌手。”
隨後就是mv的剪輯工作,曹軍閒著沒事,就抱著學習的心態,跟寧昊在機房學剪輯。
作為一名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新一代導演,寧昊拍mv,或者拍電影的時候,都偏愛運用一種快速剪輯的方法,以此增加拍攝的鏡頭數目。
比如取消遮擋、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傳統手法,採用鏡頭之間的直接銜接,並在時空關係上進行跳接,也就是所謂的“蒙太奇”。
蒙太奇這種剪輯模式,無疑加快了觀眾的視覺節奏,減輕了敘事的繁瑣冗長。
這種剪輯風格,也是寧昊導演mv的一個鮮明特點。
他汲取多年拍攝mv的經驗,在《父親》的mv中,大量運用快速凌厲的鏡頭轉換,將蒙太奇的拍攝技巧,施展得淋漓盡致。
跟寧昊共事的這幾天,曹軍也是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拍攝技術和經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曹軍既然想以後自己執導電影,肯定要多跟大佬學點經驗,尤其是攝影方面的知識。
不過,這年頭的內地影視圈,演員轉型做導演的還比較少,大多都是演而優則唱。
演而優則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演好戲了就去唱歌,這個詞是從商而優則仕,演變而來的。
在古代,有很多人一開始是經商的,後來商場上成功了以後就去當官,意圖發展。
我國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方說李嘉誠就是個典型的代表,他不但是大商人,還是政協,人大的委員。
而港臺的娛樂圈,也有很多又拍電影,又拍電視劇,又唱歌的影視歌三棲藝人,最成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90年代的香江四大天王。
而在我們內地,演員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職業,很多影視演員,都想拓展自己的副業。
所以,演員不單只是演戲,很多演員都跨界做了歌手,從趙微再到近期的鄒迅、